
我們站在汽車的側面看,會發現車頂與車身之間是通過六根柱子連接在一起的,這就是大家常說的汽車A柱、B柱、C柱。很多人會覺得很好奇:這幾根鐵柱子不就是支撐一個汽車頂棚嘛,為什么做的這么粗壯結實呢?難道它們還有其它的作用嗎?
大家知道,現在的乘用車車身都是具有潰縮吸能功能的安全式車身,它的特點是兩頭軟、中間硬,在發生碰撞時,發動機艙和行李艙會潰縮吸能,而乘員艙要求堅固無比,在發生事故時不會變形,以保證車內乘員的生存空間。在實際應用中,比如豐田的GOA車身,馬自達的創馳藍天車身等,大眾T-ROC車身等都是按照這樣的思路來設計的。在實際應用中,比如豐田的GOA車身,馬自達的創馳藍天車身等,大眾T-ROC車身等都是按照這樣的思路來設計的。
下面我們具體來說說汽車A柱、B柱、C柱的作用。
汽車在發生側面碰撞時,碰撞能量會直接作用于B柱上。如果它的強度不足,在碰撞中變形或者斷裂,外部的物體會直接侵入乘員艙,對車內的乘員造成威脅;另外乘員艙發生了變形,會壓縮車內乘員的生存和活動空間,增大他們傷亡的幾率。在汽車的碰撞試驗中,B柱的變形量也是檢驗汽車安全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前段時間某車型在側面碰撞實驗中發生了B柱斷裂的現象,這就是非常嚴重的安全隱患了。一般汽車的B柱都使用超高強度的熱成型鋼來制作,它可以說是汽車上最堅硬的部分。
在某些車型上,采用了無B柱設計,比如大多數的兩門跑車、寶馬i3等,這些車型會重新優化車門與車身的結構設計,增強A柱的強度,增加防滾架等,總之要補償B柱缺失造成的缺陷。不過這樣的車型的側面碰撞試驗成績一般都不太好,駕駛員有胸部受傷的危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