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的養老保險有兩類,一種為居民養老保險,另一為職工養老保險。
一般來說,交職工養老保險退休后領到的錢更多,這是公司交一部分,職工自己交一部分,交的多,領的也多,這點沒什么好說的。
再就是居民養老保險,每年最低繳納100塊,最高繳納2000塊。
但你知道嗎?關于養老保險,網上存在不少謠言,有的甚至流傳久遠,大白今天結合官方說法來為大家辟謠。
常見謠言一:養老保險繳滿15年不用再繳了
這是網上常見的一大謠言!
你要知道的是:“養老保險繳滿15”是辦理退休并按月領取養老金待遇的必要條件之一。
但是你知道嗎?
15年的社保繳費年限,的確剛剛夠最低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要求,可以領取養老金。
但能領到的養老金會非常少。
這里可以給大家算一筆帳。
小A交了15年社保,小B交了25年社保,他倆工資稅前都是5000塊,平均繳費指數為1.2,退休前一年本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是8千,那他倆60歲退休時:
小A的養老金為:
個人賬戶:400×12×15÷139=518元
基礎賬戶:8000(1+1.2)÷2×15×1%=1320元
那小A的養老金=518+1320=1838元
小B的養老金為:
個人賬戶:400×12×25÷139=863.3元
基礎賬戶:8000(1+1.2)÷2×25×1%=2200元
那小B的養老金=863.3+2200=3063.3元
那小A一個月就比小B領到的養老金少了1225.3元,那一年就少領1萬多塊。
如果把這些年的工資漲幅提高,那兩個人領到的錢差距會變得更大。
上面的情況沒有考慮通貨膨脹,也沒有算上后續兩人工資的漲幅變化,算上的話更加復雜。
上面的計算雖然是簡化計算,但是也把這個差異給反映出來了。
所以啊,年輕的時候多交點錢,不吃虧,畢竟以后退休能多領點錢。
常見謠言二:養老金繳滿15年就能退休?
如果達到累計繳費,理論上已經可以了。
但官方說法明確表示:
養老金不是繳滿15年就可以退休,退休年齡才是最重要的一環。
這里舉個例子:
以男性職工為例,即使你養老金繳納已經繳了30年,但是沒有達到60歲,也照樣不能退休。
常見謠言三:2035年我國養老保險金將要用光?
這是從去年就一直在流傳的謠言。
這個謠言官方早就辟謠過了!
人社部給出的回應是:
1、 2018年末,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達到了4.78萬億元,有比較強的保障能力。
2、國家還建立了戰略儲備基金,目前全國社保基金已有2萬億左右的戰略儲備,而且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的工作已經啟動,今后還將繼續加大劃轉力度。
3、會實施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會幫助困難地區確保發放。
4、各級財政對基本養老保險的資金投入也在逐年增加。
其實,社保養老永遠是最靠譜的。
因為有一個很簡單的原因在里面,如果國家都沒錢了,銀行哪來的錢呢?
金融機構的信用永遠不會高于它的監管機構,這個道理很簡單,我們很早就知道了。
上一篇文章也談到了最近幾年,退休人員工資上漲很快,很大一批人已經享受到了養老保險的福利。
再者,現收現付制的社會養老保險,是用現在勞動者的當期繳費支付當前的退休者,但現在的退休者也不是白拿的,因為他們年輕時,也曾用這樣相似的方式贍養過上一代的老年人,這個制度一向很穩定,什么時候中斷過呢?
當然老齡化趨勢明顯,中國人社部也在早做打算了,未雨綢繆,所以還是要對養老保險有信心,你覺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