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臺式電腦電源24pin接口圖解
首先主板供電目前主板多數是24PIN接口,我們電源中也有24PIN接口,對應插入即可,該接法有防呆設計,因此一般都不會插錯。
2. 電腦24pin接口詳解
PIN是多少針腳的意思。PIN接口分大4PIND型接口和小4PIN型接口。大4PIND型接口也叫idE電源接口,一般是給光驅和硬盤提供電力支持,有時也為機箱風扇、顯卡風扇提供電力支持;小4PIN接口一般是給CPU、顯卡提供輔助電力支持。
比如主板上 需要2路供電 一個是2X12 總共24pin 另外一個是CPU供電 一般是4PIN
3. 臺式機電源4pin接口電壓
主板上有短路的地方,重點查CPU供電的電源管理器,還有幾相供電的mOS管,電容等。先用萬用表測一下CPU供電電壓,還有串口芯片,聲卡芯片等用到12V電壓的元件。如果想省事的話,就換一塊主板
4. 電腦電源24v接口詳圖
24v
將開關電源的DC24V+端接PLC輸出端公共端,一般是COM,也有幾個輸出公用的,看清楚再接(如有的機型是Y0~Y4共一個COM1),公用COM的要注意其他公用端頭Y所接負載的電壓,必須匹配。
將Y0和中間繼電器的線圈正極連接(HH52P的是14腳);將中間繼電器線圈負極(HH52P是13腳)直接接開關電源負極DC24V-即可。輸出接口是繼電器形式的,就是Y和COM點形成常開觸點。
5. 臺式機24pin電源腳位
HDMI的規格書中規定四種HDMI接口,分別是:
1、HDMI A Type
應用于HDMI1.0版本,總共有19pin,規格為4.45mm×13.9mm,為最常見的HDMI接頭規格,相點對點于DVI Single-Link傳輸。在HDMI 1.2a之前,最大能傳輸165MHz的TMDS,所以最大傳輸規格只能在于1600×1200(TMDS 162.0MHz)。
2、HDMI B Type(此類接口未應用在任何產品中)
應用于HDMI1.0版本,規格為4.45mm×21.2mm,總共有29pin,可傳輸HDMI A type兩倍的TMDS數據量,相點對點于DVI Dual-Link傳輸,用于傳輸高分辨率(WQXGA 2560×1600以上)。
因為HDMI A type只有Single-Link的TMDS傳輸,如果要傳輸成HDMI B type的信號,則必須要兩倍的傳輸效率,會造成TMDS的Tx、Rx的工作頻率必須提高至270MHz以上。
而在HDMI 1.3 IC出現之前,市面上大部分的TMDS Tx、Rx只能穩定在165MHz以下工作。
3、HDMI C Type,俗稱mini-HDMI
應用于HDMI1.3版本,總共有19pin,可以說是縮小版的HDMI A type,規格為2.42mm×10.42mm,但腳位定義有所改變。
主要是用在便攜式設備上,例如DV、數字相機、便攜式多媒體播放機等。由于大小所限,一些顯卡會使用mini-HDMI,用家須使用轉接頭轉成標準大小的Type A再連接顯示器。
4、HDMI D Type
應用于HDMI1.4版本,總共有19pin,規格為2.8mm×6.4mm,但腳位定義有所改變。新的Micro HDMI接口將比現在19針MINI HDMI版接口小50%左右,可為相機、手機等便攜設備帶來最高1080p的分辨率支持及最快5GB的傳輸速度。
擴展資料
標準的Type A HDMI接頭有19個腳位,另有一種支持更高分辨率的Type B接頭被定義出來,但目前仍無任何廠商使用Type B接頭。
Type B接頭有29個腳位,容許其發送擴展的視頻溝道以應付未來的高畫質需求,如WQSXGA(3200x2048)。
Type A HDMI可向后兼容于現今多數顯示器與顯卡所使用的Single-linkDVI-D或DVI-I接口(但不支持DVI-A),這表示采用DVI-D接口的信號來源可以透過轉換線驅動HDMI顯示屏,但是此種轉換方案并不支持音頻發送與遙控機能。
此外如無HDCP認證的DVI顯示屏也將不能收看從HDMI所輸出帶有HDCP加密保護的視頻數據(所有HDMI顯示屏皆支持HDCP,但大多數DVI接口的顯示器不支持HDCP),Type B HDMI接頭也將向后兼容于Dual-link DVI接口。
6. 電腦主板24pin供電接口
電源接口類型中的24+12一般是指,主板是24PIN供電,然后CPU是8PIN+4PIN供電。
電源回路是主板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是對主機電源輸送過來的電流進行電壓的轉換,將電壓變換至CPU所能接受的內核電壓值,使CPU正常工作,以及對主機電源輸送過來的電流進行整形和過濾
7. 臺式電腦電源24pin接口圖解大全
我用的就是華擎的H61M/U3S3,性價比很不錯,可惜當時花了550塊,商家死活不講價,唉。。。
這款主板的24PIN接口,插20PIN或者24PIN的電源都可以,我覺得官方說的必須插20PIN,是至少插20PIN的意思。我現在就是插的24PIN電源,用著完全正常。
其實絕大多數主板,24PIN接口都插滿或者只插20PIN都能正常工作,多出來的那個4PIN只是加強了一下供電而已。
8. 臺式機24pin電源電壓
黃色:+12V
黃色的線路在電源中應該是數量較多的一種,隨著加入了CPU和PCI-E顯卡供電成分,+12V的作用在電源里舉足輕重。
+12V一直以來硬盤、光驅、軟驅的主軸電機和尋道電機提供電源,及為ISA插槽提供工作電壓和串口等電路邏輯信號電平。如果+12V的電壓輸出不正常時,常會造成硬盤、光驅、軟驅的讀盤性能不穩定。當電壓偏低時,表現為光驅挑盤嚴重,硬盤的邏輯壞道增加,經常出現壞道,系統容易死機,無法正常使用。偏高時,光驅的轉速過高,容易出現失控現象,較易出現炸盤現象,硬盤表現為失速,飛轉。目前,如果+12V供電短缺直接會影響PCI-E顯卡性能,并且影響到CPU,直接造成死機。
藍色:-12V
-12V的電壓是為串口提供邏輯判斷電平,需要電流較小,一般在1安培以下,即使電壓偏差較大,也不會造成故障,因為邏輯電平的0電平為-3到-15V,有很寬的范圍。
紅色:+5V
+5V導線數量與黃色導線相當,+5V電源是提供給CPU和PCI、AGP、ISA等集成電路的工作電壓,是計算機主要的工作電源。目前,CPU都使用了+12V和+5V的混合供電,對于它的要求已經沒有以前那么高。只是在最新的Intel ATX12V 2.2版本加強了+5V的供電能力,加強雙核CPU的供電。它的電源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著計算機的系統穩定性。
白色:-5V
目前市售電源中很少有帶白色導線的,-5V也是為邏輯電路提供判斷電平的,需要的電流很小,一般不會影響系統正常工作,出現故障機率很小。
電源輸出導線規格指南2
橙色:+3.3V
這是ATX電源專門設置的,為內存提供電源。最新的24pin主接口電源中,著重加強了+3.3V供電。該電壓要求嚴格,輸出穩定,紋波系數要小,輸出電流大,要20安培以上。一些中高檔次的主板為了安全都采用大功率場管控制內存的電源供應,不過也會因為內存插反而把這個管子燒毀。使用+2.5V DDR內存和+1.8V DDR2內存的平臺,主板上都安裝了電壓變換電路。
紫色:+5VSB(+5V待機電源)
ATX電源通過PIN9向主板提供+5V 720MA的電源,這個電源為WOL(Wake-up On Lan)和開機電路,USB接口等電路提供電源。如果你不使用網絡喚醒等功能時,請將此類功能關閉,跳線去除,可以避免這些設備從+5VSB供電端分取電流。這路輸出的供電質量,直接影響到了電腦待機是的功耗,與我們的電費直接掛鉤。
綠色:P-ON(電源開關端)
通過電平來控制電源的開啟。當該端口的信號電平大于1.8V時,主電源為關;如果信號電平為低于1.8V時,主電源為開。使用萬用表測試該腳的輸出信號電平,一般為4V左右。因為該腳輸出的電壓為信號電平。這里介紹一個初步判斷電源好壞的土辦法:使用金屬絲短接綠色端口和任意一條黑色端口,如果電源無反應,表示該電源損壞。現在的電源很多加入了保護電路,短接電源后判斷沒有額外負載,會自動關閉。因此大家需要仔細觀察電源一瞬間的啟動。
灰色:P-OK(電源信號線)
9. 臺式電腦電源24pin接口圖解視頻
這是臺式機電源在設計時留下的冗余預留出來的,其目的如果在以后升級過程中如果增加一個針角定義,只要改一下電路電源仍可使用,是特意預留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