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是國人的頭等大事。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消費者們越來越追求生鮮產品的品質,“吃得好”比“吃得實惠”更成為消費者追求。這導致產品與原產地聯系度更加緊密,從而產生了具有地域代表性的一系列源頭好物,寧夏枸杞、贛南臍橙、攀枝花芒果、陽山水蜜桃等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產品。
5月13日,2021京東超市吃貨嘉年華啟動發布會上分享的《2021食品行業消費趨勢洞察》報告也顯示,在過去一年來,社交媒體上同時提及生鮮產品和原產地的社交內容增幅趕超僅僅只提及產品本身,而多種“產品+原產地”的關鍵詞搜索次數在京東均超過10萬頻次。
面對消費者對源頭好物的消費趨勢,發布會現場,京東生鮮與國內七大重點產業帶政府達成“星火計劃”產業帶戰略合作,并發布百大產業帶孵化的三大舉措——產地農業品牌化、產業基地集群化、農產品流通大中臺戰略,打造亮眼的產區品牌、地標產品,讓源頭好物的IP抓牢用戶心智。
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零售集團大商超全渠道事業群消費品事業部總裁劉利振,生鮮業務部總經理葉威代表京東,與中共五常市委常委孫松宇,湖北省荊州市松滋市委副書記曹小恒,福建省安溪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劉華東,陜西省咸陽市武功縣縣委常委、副縣長王葉臣,江西省九江市彭澤縣縣商務局局長尹大壯,云南省彌勒市高特辦主任張天榮、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農業農村局副書記兼互聯網農業發展中心局長張勇出席簽約儀式。
產地農業品牌化舉措方面,京東超市將聚焦源頭好物全域IP用戶認知,通過共建商品標準、打造產地名片、源頭好物IP打造以及全方位的品牌特色傳播,立足區域特色和優勢產業,深入挖掘資源潛力,培育區域優勢農產品品牌,大力發展高效特色農業。
在產業基地集群化方面,京東超市通過規?;?,打通產業園全鏈路,實現全國產業園網絡搭建,并借助集群式效應,打造復合型產業帶集群助力產地農業電商上行。
在農產品流通大中臺打造方面,通過“1+1+N”模式,京東超市聯合政府及合作伙伴布局農產品產銷全供應鏈,布局全國農產品供應網絡。
正如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零售集團大商超全渠道事業群總裁馮軼所述,京東與國內七大重點產業帶政府達成的“星火計劃”產業帶戰略合作,是立足于區域特色和優勢產業,同時借助數智化供應鏈優勢,大力發展高效特色農業的關鍵一步。
事實上,京東對于生鮮農產品賽道“源頭好物”體系的運作早已啟動,旨在攜手品牌共同打造旨在領先行業的生鮮供應鏈體系。以京東生鮮幫助“蒲江丑柑”成功出圈為例,區別于一般電商“幫賣幫銷”的簡單模式,京東生鮮因地制宜布局當地柑橘產業鏈,從源頭開始為浦江丑柑種下互聯網的基因。不僅提供銷售平臺、營銷策劃、物流供應鏈等資源與服務,同時加速在四川蒲江布局產地倉建設,全面提升當地從采購、加工、分選、銷售的各環節能力,提高零售效率與提升生鮮商品的品質雙線并行,滿足消費者全方位需求。
京東之所以能將自身能力與農村地區的產業鏈、供應鏈對接,形成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鏈的閉環。得益于“產業+科技”的組合拳的運營模式,合作過程中明確京東“農產品流通大中臺”的核心作用,實實在在履行了幫助廣大農村地區打造產業帶,升級農產品競爭力,全面助力現代農業發展與鄉村振興的社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