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達芬奇分割視頻快捷鍵
達芬奇,文藝復興時期舉世聞名的天才,他一共活了年。他的創作在社會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有涉及,他的主要成就雖然在繪畫上,但是其他領域的成就也不少。黃金分割是數學知識,它是數學原理中線條之間的比率,黃金分割常被畫家運用在繪畫上。
達芬奇黃金分割圖
達芬奇是眾所周知的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畫家,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是《蒙娜麗莎》,在這幅畫中,達芬奇運用了黃金分割,畫中人物的鼻子就是黃金分割點。按照整體的圖像運用黃金分割會使得人物變得更加有感染力,更加鮮活動人。因此,黃金分割最后從數學原理轉而變成了形體美的一個準則。黃金分割作為人類形體美的準則在繪畫上非常的重要,它甚至被人用來運用衡量畫中人物是否足夠的完美。黃金分割能夠創造出最美的人類體現。大約在1483年的時候,達芬奇畫了一張畫,那張畫畫的是一個男性的軀體,后人稱他為圣杰羅姆,可以那張畫并沒有完成。在那張畫的周圍,可以清晰的看到一些一些黑線,仔細研究,可以看得出來,達芬奇是想在那張畫中運用黃金分割來使人體達到最完美。
達芬奇的畫作似乎對黃金分割非常的青睞,似乎打算把他帶進他的創作中。黃金分割不是達芬奇發現,但是達芬奇將黃金分割運用在創作中,通過他的畫,后人可以發現,他發現了黃金分割最適合人體的比率。
2. 達芬奇 剪輯快捷鍵
1.打開達芬奇軟件,切換到媒體界面,點擊箭頭所指的瀏覽窗口,找到想要導入的視頻素材。
2.框選想要導入的視頻素材。
3.鼠標左鍵按住所需要導入的素材,拖入到媒體池當中。
4.這樣我們想要保存項目工程文件的時候,點擊箭頭所指的文件選項。
5.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保存項目快捷鍵是CTRL+S。
6.系統彈出保存當前項目的設置窗口,我們在箭頭所指的方框中輸入項目的文件名稱
7.設置完畢點擊保存按鈕,就可以保存我們當前的項目文件了。
3. 達芬奇音頻視頻分割
斐波那契螺旋線又稱“黃金螺旋”,是根據斐波那契數列畫出的曲線,自然界中存在許多斐波那契螺旋線的圖案,是自然界最完美的經典黃金比例,例如向日葵葵花籽的排列、海螺的螺紋、蜂巢等等。那么我們為什么稱它為“黃金螺旋”,它與我們常聽到的黃金比例有什么聯系呢?
黃金比例的定義是把一條線段分割為兩部分,較短部分與較長部分長度之比等于較長部分與整體長度之比,其比值是一個無理數,取其前三位數字的近似值是0.618。由于按此比例設計的造型十分美麗,因此稱為黃金比例。而斐波那契數列是指的是這樣一個數列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特點是即除前兩個數(數值為1)之外,每個數都是它前面兩個數之和,而且前一項與后一項的比值是無限接近0.618的。因此我們稱之為“黃金螺旋”。
黃金螺旋在繪畫,設計,攝像,建筑等領域都有廣泛的運用,下面我簡單的介紹幾種。
在繪畫領域,達芬奇對黃金分割比例的運用是相當的多,他的諸多作品都有黃金比例的影子,我們來看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畫中他運用了許多黃金比例:首先這幅畫的尺寸采用的是黃金矩形;如果在蒙娜麗莎的臉部周圍畫一個矩形也是黃金分割。這幅畫將蒙娜麗莎的鼻子作為視點設置在斐波那契螺線的中心,螺線的軌跡依次經過下頷、頭頂、肩膀和右手,使得這幅畫看上去非常和諧,繪畫技巧與科學研究的結合才造就了舉世聞名的瑰寶。
在設計方面,許多logo的設計都運用到了黃金比例。最著名的當屬蘋果公司的logo了。在蘋果logo輔助線分解中,我們可以看出蘋果logo的設計正是采用半徑1,1,2,3,5,8,13的圓切割而成,也就是我們說的斐波那契數列。
在攝影領域,如果也運用此比例。在下面這張攝影作品中,將黃金比例先轉化成網格線,得到四個“黃金點”。具體的轉化方法是其中較大部分的邊長與較小部分的之比,等于全部畫面邊長與較大部分的之比,也就是0.618。最終4條直線的交點,就是所謂的“黃金點”了。將畫面的主要部位放在這四個點就會讓我們的視線多多的停留在上面,照片的效果也特別的好。
4. 達芬奇切割快捷鍵
一。什么是黃金分割點?
對線段而言,如果一點將其分成兩段,并且這兩段相等,即兩段之比=1,我們就說這一點是線段的中點。顯然,一條線段的中點是唯一的,也就是說一條線段有且僅有一個中點!
線段上的其他點(除1個中點、2個端點,這三個點外),也可將線段分成兩段,但這兩段是不相等的(即兩段之比≠1,一短一長),如果這兩段之比=0.618(黃金比),那么這個點就是這條線段的黃金分割點。一條線段黃金分割點有兩個,它們在中點的兩側,且關于中點對稱。(如下圖所示)
二。如何確定線段的黃金分割點?
以確定線段AB的黃金分割點為例。
1.以線段AB和1/2AB為直角邊,畫出直角三角形ABC;
2.以點C為圓心,1/2AB為半徑畫圓,交斜邊AC于點D;
3.以點A為圓心,AD為半徑畫圓,交AB于點E;
4.在線段AB上截取AE‘=BE。
則點E,E’即為線段AB的兩個黃金分割點。
三。為什么黃金比等于0.618呢?
說到0.618,一般人都知道是指黃金比,但一般人未必知道這個比值是如何求出來的。
從黃金比的命名就可以知道,這個比例的金貴和偉大!
一般認為,黃金比起源于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數學家歐多克索斯,在前人基礎上系統研究了黃金比例,并建立了相應理論。他是這樣定義黃金分割的:點E將線段AB,分成兩段AE,BE(設AE>BE),若BE:AE=AE:AB,則點E就叫做線段AB的黃金分割點,這個比例式的比值就叫黃金比。
為方便計,設AB=1,AE=x,
則BE=1-x,按黃金分割定義得
(1-x):x=x:1
x^2+x+1=0,解得,
x=(√5-1)/2≈0.618。
所以黃金比=0.618。
四。本文(二)中,利用直角三角形確定的點E,為什么是黃金分割點?
如圖,設AB=1,則BC=1/2AB=1/2,由勾股定理得AC=√5/2,CD=CB=1/2,
所以AE=AD=AC-CD
=(√5-1)/2≈0.618,
BE=0.382
因而BE:AE=0.382:0.618=0.618,AE:AB=0.618
所以BE:AE=AE:AB,即點E是線段AB得黃金分割點。
五。黃金比的應用
因為黃金分割有著嚴格的比例性、豐富的藝術性、完美的和諧性,所以蘊涵著極高的美學價值。黃金比被廣泛應用于繪畫、雕塑、建筑等領域之中,是建筑和藝術中最理想的比例。比如:著名雕塑斷臂維納斯,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帕臺農神廟等。
黃金比也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比如:黃金螺旋線與鸚鵡螺
人體中,若頭頂至肚臍的長度與肚臍至足底的長度之比=0.618,則不是美女就是帥哥!其實這也是美女喜歡腳蹬恨天高的原因,盡量使身體比例符合黃金比唄。
還有黃金比可是入了今年的高考數學題喲!
我是中考數學當百薈,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歡迎討論,關注,點贊,轉發!
5. 達芬奇輸出視頻快捷鍵
調色工作間節點、視圖常用快捷鍵
視圖控制:
mouse middle(Scroll-鼠標滾輪):縮放視窗中的畫面
Mouse middle(Scroll-按住鼠標滾輪):移動視窗中的畫面
Shift+F:全屏顯示畫面
Shift+Z:快速恢復畫面大小到屏幕適配
快速節點控制(在 Win 系統中 Option=Alt,Command=Ctrl)
Option+S:Create Serial Node(創建串行節點)
Option+P:Create Parallel Node(創建并行節點)
Command+Home:Reset everything(重置全部)
Command + Z:Undo Everything (取消上一步)
Win:Shift+Home:Reset All Node(重置全部節點) Mac:Command+Shift+Home
重置當前節點:在節點單擊鼠標右鍵,彈出菜單選擇:Reset Node(重置)。
Shift+D:Reset Node(過濾全部節點,顯示原圖)
Command+D:過濾當前選中節點
6. 達芬奇剪視頻快捷鍵
小項目你可以直接用達芬奇16剪,然后直接走后續流程,也可以PR剪輯然后用發送到SG或者自帶的調色面板調色;如果用PR和達芬奇配合就是先定剪,然后復制一條時間線去除特殊效果和轉場等,輸出XML,EDL,AAF任意剪輯表到達芬奇調色,然后輸出剪輯表和調色素材,用PR打開達芬奇輸出的剪輯表,會自動生成新時間線,把你之前定剪時間線的效果等東西復制過來就行
強烈推薦你可以試試直接用達芬奇16剪輯,畢竟Cut和Edit相互配合效率挺高
7. 達芬奇怎么分割視頻
達芬奇視頻旋轉90度,首先將項目或者合成設置成豎屏在剪輯項目上點擊時間線,點擊右上角的檢查器選擇合適的旋轉角度就可以了,這樣旋轉90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