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15年電腦病毒 2003年SARS事件 SARS事件是指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英語:SARS)于2002年在中國廣東發生,并擴散至東南亞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漸消滅的一次全球性傳染病疫潮。在此期間發生了一系列事件:引起社會恐慌,包括醫務人員在內的多名患者死亡,世界各國對該病的處理,疾病的命名,病原微生物的發現及命名,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及媒體的關注等等。 截止2003年8月16日,中國內地累計報告非典型肺炎臨床診斷病例5327例,治愈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另有19例死于其它疾病,未列入非典病例死亡人數中)。 2009年甲型H1N1流感 2009年甲型H1N1流感是一次由流感病毒新型變體所引發的全球性流行病疫情。3月底,該流感開始在墨西哥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德克薩斯州爆發,并迅速蔓延至中國乃至全球。2009年 4月25日,世衛總干事陳馮富珍宣布把這次疫情定位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其原因是對于病例中的臨床、流行病學及病毒學報告缺乏認識。5月底,該流感在墨西哥死亡率達2%,但在墨西哥以外死亡率僅0.1%。持續了一年多的疫情造成約1.85萬人死亡,出現疫情的國家和地區達到了214個。直到2010年8月10日,世界衛生組織在其緊急咨詢委員會15名獨立科學家發出建議后,宣布H1N1甲型流感大流行已經結束。 2014年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疫情 脊髓灰質炎有一個我們更為熟悉的名字——“小兒麻痹癥”。當兒童感染野生脊髓灰質炎病毒時,病毒通過口腔進入人體并在腸道內繁殖。然后通過糞便散布到環境中,它可以通過社區迅速蔓延,特別是衛生和環境條件差的區域。在2014年頭四個月里,即在通常是脊灰病毒傳播的淡季,在相隔數千公里之遙的三個主要流行區,發生了野生脊灰病毒國際傳播。在中亞,該病毒從巴基斯坦傳至阿富汗;在中東,從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傳至伊拉克;在中非,從喀麥隆傳至赤道幾內亞。5月5日,世界衛生組長總干事宣布2014年野生脊灰病毒國際傳播是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2015寨卡病毒疫情 2015年4月開始的寨卡(茲卡)病毒(Zika Virus)疫情,是一種通過蚊蟲進行傳播的蟲媒病毒,宿主不明確,主要在野生靈長類動物和棲息在樹上的蚊子。該病毒最早于1947年偶然通過黃熱病監測網絡在烏干達寨卡叢林的恒河猴中發現,隨后于1952年在烏干達和坦桑尼亞人群中發現。病毒活動一直比較隱匿,僅在赤道周圍的非洲、美洲、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有寨卡病毒感染散發病例。2015年5月-2016年1月間,共報道4000例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婦分娩了小頭畸形兒,與往年小頭畸形的比例相比,上升了20倍。2016年2月,世界衛生組織宣布該疫情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直到11月,世衛組織宣布茲卡疫情結束。 剛果埃博拉疫情 2018-2019年的剛果(金)埃博拉病毒是離我們最近的一次,也是繼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埃博拉病毒的第二次大爆發。2018年8月5日,剛果(金)再次暴發埃博拉出血熱疫情。12月,剛果(金)政府證實,東部地區埃博拉疫情已經蔓延至主要城市布滕博。截至次年4月4日,剛果埃博拉病例累計達1100例,其中1034例確診,66例疑似,共計690人死亡。2019年7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剛果(金)埃博拉疫情升級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2. 2015年的病毒 2015年是第28個世界艾滋病日! 世界艾滋病日是世界衛生組織于1988年1月設立的世界節日,時間為每年的12月1日,號召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在這一天舉辦相關活動,宣傳和普及預防艾滋病的知識,提高人們對艾滋病的認識。世界艾滋病日的標志是紅絲帶,象征著人們要用“心”來參與預防艾滋病的工作。 世界艾滋病日的宣傳可以喚起人們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同情和理解,號召全球人民共同行動,支持艾滋病防治及反歧視方面的工作。 3. 2015年計算機病毒 1、刪除公司網絡內容,計算機系統存儲的信息的,如后果嚴重,可構成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2、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是指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干擾,造成計算機信息系統不能正常運行,對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增加操作,或者故意制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影響計算機系統的正常運行,情節嚴重的行為。3、行為人故意刪除公司網絡信息,給公司生產經營造成嚴重后果(如造成重大損失)的,構成上述犯罪,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條的規定定罪處罰。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條 【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網絡服務瀆職罪】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干擾,造成計算機信息系統不能正常運行,后果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故意制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影響計算機系統正常運行,后果嚴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4. 2014年計算機病毒感染 中國互聯網從1994年正式接入國際網絡,應當說從94年開始發展的。 中國互聯網已經發生了三次大浪潮。分別是1994年到2000年,2001年到2008年,2009到如今。 第一次互聯網大浪潮,從四大門戶到搜索引擎。 1994年正式接入國際互聯網。 1997年6月,丁磊創立網易公司;1998年,張朝陽正式成立搜狐網;1998年,郵箱普及&第一單網上支付完成;1998年11月,騰訊成立,由馬化騰、張志東等五位創始人創立;1998年12月,由王志東創立新浪。 1999年,聊天軟件QQ出現,當時叫 OICQ,后改名騰訊QQ風靡全國;1999年9月9日,馬云帶領下的18位創始人在杭州正式成立了阿里巴巴集團;2000年1月1日,李彥宏在中關村創建了百度公司。 第一次浪潮中,李彥宏的BAT地位基礎已打牢。 第二次互聯網大浪潮,搜索引擎到社交化網絡 2001年,中國互聯網協會成立;2002年,博客網成立;2002年,個人門戶興起,互聯網門戶進入2.0時代;2003年,淘寶網上線,后來成為全球最大C2C電商平臺;下半年,阿里巴巴推出支付寶。 2004年,網游市場風起云涌;2005年,博客元年;2006年熊貓燒香病毒泛濫,名為“熊貓燒香”的計算機蠕蟲病毒感染數百萬臺計算機;2007年,電商服務業確定為國家重要新興產業。 2008年中國網民首次超過美國。 第三次互聯網大浪潮,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 2009年 SNS社交網站活躍,人人網(校內網)、開心網、QQ等SNS平臺為代表。2010年團購網站興起,數量超過1700家,團購成為城市一族最潮的消費和生活方式; 2011年微博迅猛發展對社會生活的滲透日益深入,政務微博、企業微博等出現井噴式發展。2012年手機網民規模首次超過臺式,微信朋友圈上線;2012年3月今日頭條上線;2012年雙11,阿里天貓與淘寶的總銷售額達到191億,被業內稱為雙十一的爆發點,這一年淘寶商城正式更名為天貓。 2014年打車軟件燒錢發紅包,巨資紅包搶用戶,“互聯網+交通”出行。2015年首次提出“互聯網+”; 2016年“魏則西事件”引發網絡平臺監管責任邊界大討論。互聯網直播、網紅等熱詞風靡全國。 2016年5月羅輯思維得到app上線,已有超過400萬用戶使用,付費用戶超過100萬。 2016年自媒體百家爭鳴,互聯網BAT第一梯隊,第二梯隊等紛紛砸金壓自媒體平臺; 2016年12月3日,喜馬拉雅Fm中國第一個知識內容狂歡節,稱為“123知識狂歡節”,消費超過5000萬; 2017年5月17日微信推出看一看,搜一搜。 5. 2011年病毒 0469-2011的口罩能買啊! YY0469-2011國標 大家一直接所說的95%防護,是需要口罩達到國標的YY0469-2011技術標準才能實現對病毒,飛沫的高效防護,大家選擇口罩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看下是否是這個技術參數,就在外包裝上面的執行標準一欄就能看到,條件允許,盡量選擇具有這個技術參數的產品。 6. 16年電腦病毒事件 發生計算機病毒事件,首先刪除被感染的文件,斷開網絡連接,斬斷計算機病毒與外界的聯系渠道,有效阻止其網傳文件或感染其他計算機。 接下來進行全盤殺毒,在確認殺毒完畢后,對重要的文檔、照片等非程序文件進行備份,程序文件千萬不要備份。 重新安裝操作系統,徹底清理系統分區,重新安裝殺毒軟件,更新系統補丁,對所有的賬號密碼進行更換,對曾經連接過感染主機的U盤、移動硬盤等進行殺毒掃描,確保安全。 7. 2016年電腦病毒 GB32610-2016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范,該標準下的口罩剋有防護病毒,該標準適用于在日常生活中空氣污染環境下濾除顆粒物所佩戴的防護型口罩,日常病毒必須有附著載體,載體就是顆粒物,口罩有效過濾了顆粒物就可以有效阻擋病毒的入侵。 8. 2016年病毒 世界歷史上二十多次大瘟疫 1、中國廟子溝瘟疫(約公元前3000年); 2、雅典鼠疫(公元前430–前427)死亡8萬; 3、古羅馬“安東尼瘟疫”(公元164—180年)死亡10萬; 4、西普里安瘟疫(公元250-271年); 5、查士丁尼瘟疫(541-542)死亡1億人; 6、黑死病(1347-1351)死亡7500萬; 7、美洲瘟疫(16世紀)死亡2900萬; 8、可可里茲特利(Cocoliztli)大流行(公元1545-1548)死亡1500萬; 9、米蘭大瘟疫(1629–1631)死亡28萬人; 10、倫敦大瘟疫(1665-1666)死亡8萬; 11、馬賽大瘟疫(1720–1722)10萬;西班牙大流感(1918-1920)1億; 12、三次鼠疫大流行(1880s-1990s)死亡1200萬; 13、流感大流行(1889-1890)死亡100萬; 14、亞洲流感(1957-1958)死亡110萬; 15、莫斯科黑死病(1971年)死亡20萬; 16、艾滋病 死亡3500萬; 17、2003年SARS病毒;18、H1N1豬流感大流行(2009-2010)死亡60萬; 19西非埃博拉(2014-2016); 20、寨卡病毒(2015年至今); 21、2020年新冠病毒(2020至今)死亡600萬以上 9. 2015年電腦病毒之王 2015年的電腦卡可試一下以下辦法: 1、清理硬盤,把不常用的軟件刪除。 2、格式化硬盤,重裝系統。 3、增加內存條。 4、卸載比較消耗電腦資源的防病毒軟件和一些工具軟件。 5、電腦盡量不要升級ie瀏覽器,不要升級視窗系統。 6、用win7,用較低版本的辦公軟件。 10. 2017年電腦病毒 話不多說,直接進入主題,電腦病毒四大天王如下。 1,勒索病毒。勒索病毒應該是最新也是影響面最廣的計算機病毒,其起源于2017年。 2,CIH病毒。1998年,中國臺灣大同工學院(現大同大學)的學生陳盈豪編寫出這個病毒。CIH不到1KB,會直接破壞掉電腦的硬件,直接讓電腦無法啟動。 3,梅麗莎病毒。也是在1998年,美國人大衛·L·史密斯運用Word的宏運算編寫出了這個病毒。梅麗莎通過郵件傳播,郵件標題通常是“這是給你的資料,不要讓任何人看見”。一旦收件人點開郵件,電腦中所有Word文檔的內容都會被替換為《辛普森一家》的臺詞,病毒還會自動向收件人通訊錄中前50位聯系人發送同樣的郵件。 4,熊貓燒香病毒。應該有不少人都親身感受過熊貓燒香,2006年10月,李俊編寫出該病毒,2007年1月起開始在網絡上大面積傳播。它不但能感染電腦中exe、com、html等文件,還能終止大部分反病毒軟件程序,并且會自動刪除擴展名為gho的文件。被感染的電腦所有圖標都會變成熊貓舉著三根香的模樣。 11. 2016年計算機病毒事件 (1)潛伏階段:病毒最終要通過某個事件來激活,例如一個日期,另一個程序或文件的存在,或者磁盤的容量超出了某個限制.并不是所有的病毒都有這個時期. (2)繁殖階段:病毒將與自身完全相同的副本放人其他程序或者磁盤上的特定系統區域.每個受感染的程序將包含病毒的一個克隆,這個病毒本身便進入了一個繁殖階段. (3)觸發階段:病毒被激活來進行它想要完成的功能.和潛伏階段一樣,觸發階段可能被不同的系統事件所引起. (4)執行階段:功能被完成.這個功能可能是無害的,例如顯示在屏幕上的一個消息:或者是破壞的,例如破壞程序和數據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