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7月7日消息,蘋果公司最近面臨了一項令人關注的財務問題。在2018年,蘋果向愛爾蘭政府支付了143億歐元的補繳稅款,并將這筆款項存入政府設立的代管賬戶中。然而,最新的報道揭示了該賬戶已經累計損失近10億歐元(約合78.8億元人民幣)的事實。
該問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14年6月,當時歐盟對蘋果在愛爾蘭的稅務問題展開了調查。2016年8月,歐盟委員會做出裁決,認定蘋果在愛爾蘭非法逃稅131億歐元(約合153億美元),并要求蘋果將這部分稅款返還給愛爾蘭政府。
據愛爾蘭財政部周三證實,去年該代管賬戶損失了2.59億歐元(約合20.41億元人民幣),總的損失接近10億歐元。目前,蘋果托管的賬戶金額已不足134億歐元,原先總額為143億歐元。
愛爾蘭政府表示,這一損失中,2.53億歐元是由于去年央行一系列加息措施導致全球債務市場利率上升,從而導致債券投資價值下降;另外,600萬歐元的損失是歸因于"運營費用"。
這一消息引發了人們對蘋果財務管理和投資策略的關注。蘋果公司在過去幾年中一直備受矚目,其龐大的資金儲備引發了各方的議論。此次損失的曝光可能對蘋果的聲譽和股東信心產生影響,同時也提醒其他公司在財務管理和投資決策方面保持謹慎。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對于愛爾蘭政府來說,這筆損失無疑是一個打擊。這些資金本來可以用于國家的公共事業和發展計劃,而現在卻因市場波動而縮水。愛爾蘭政府需要進一步加強對這些代管賬戶的監管,確保類似情況不再發生。
總的來說,蘋果公司補繳稅款后代管賬戶的損失給人們帶來了諸多思考。這一事件再次凸顯了企業在管理巨額資金時所面臨的風險和挑戰,也提醒著我們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大的背景下,要對財務決策和市場波動保持敏感,并采取相應的風險管理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