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7月4日消息,伴隨著互聯網企業軟件的云支出收緊,增長放緩逐漸成為云廠商頭頂的烏云。
然而,新的解決方案已經出現,AI技術的應用正在重塑軟件行業。軟件公司正在積極將大模型帶來的AI能力融入到現有工作流程中,以實現更高層次的自動化。在云市場的新增客戶逐漸減少的情況下,軟件公司不再追求簡單的上云,而是力求通過AI技術提高生產力。一位云計算行業資深人士告訴ITBEAR科技資訊,這將是未來十年云計算市場的最大增量,而算力基礎設施將成為大模型的絕對受益者。
面對這一前景,微軟、亞馬遜、谷歌和甲骨文等海外云服務巨頭迅速作出了調整。近幾個月來,它們紛紛投入大量資源用于研發大模型、戰略投資和自研AI芯片等領域。它們已經看準了新一代AI軟件客戶的潛力,并開始在這個領域展開競爭。
然而,云市場正在迅速洗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老大哥在市場競爭中也曾有所頹勢。諾基亞就是一個例子,幾年間從占據手機市場70%的鼎盛時期跌落到無人問津,僅僅因為做出了錯誤的決策。云計算行業已經形成共識,大模型的出現將會帶來巨大的變革,當前領先的玩家也可能被甩在后面。
回到目前的云計算競爭,AI芯片的研發成為關鍵之一。由于算力的稀缺和昂貴,云廠商加快了自研芯片的步伐。他們意識到,依賴英偉達等供應商無法滿足大模型的需求。自研芯片不僅可以解決資源短缺的問題,還可以優化特定的AI任務。亞馬遜、谷歌和微軟等云巨頭一直在開發AI專用芯片,這些芯片更適合人工智能應用,并在性能和功耗上具有優勢。
除了研發芯片,戰略投資也成為云巨頭們競爭的關鍵之一。它們通過投資AI公司和項目來吸引客戶。與風險投資不同,巨頭們的戰略投資優勢明顯。他們可以提供巨額折扣、信貸和稀缺資源等激勵措施,以贏得AI公司的業務。這種戰略投資被認為是購買客戶的方式,巨頭們通過提供資源和支持來吸引AI公司選擇他們的云服務。
然而,從長遠來看,大模型才是云計算市場競爭的真正關鍵。微軟憑借與OpenAI的合作以及出色的工程能力,迅速將GPT-4嵌入其產品線。微軟以優勢的產品和合作權益贏得了更多的云市場份額。亞馬遜則在大模型方面步履蹣跚,未能跟上潮流。谷歌則起步較早,但進展不如微軟,它的產品發布速度較慢。甲骨文雖然曾經處于劣勢,但在為AI初創公司提供計算資源方面卻取得了成功。
綜上所述,云計算市場正在發生巨大的變革,云巨頭們正競相調整戰略以爭奪AI客戶和項目。雖然研發AI芯片和戰略投資是競爭的關鍵點,但大模型的應用才是決定勝負的真正關鍵。未來,隨著AI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云計算市場的競爭格局將進一步演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