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和“雙碳”目標實現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指引。《指導意見》提出要加強科技創新引領,推廣應用智能充電基礎設施,積極推動配電網智能化改造,加強電動汽車與電網能量互動。
作為數字技術與能源技術融合創新的先行者,以及智能化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者,軟通動力一直致力于助力我國的能源轉型和“雙碳”目標的實現,融合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創新打造的智能化虛擬電廠平臺,有力提高電力管理、存儲、傳輸、消費、使用等各環節及電網運行的效率和效益,助力企業完成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提升終端用戶服務品質。
特別是在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智能化虛擬電廠平臺可以大力提升充電設施有序用電管控,提高充電服務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同時還可擴大配電系統的規劃空間,加快構建覆蓋廣泛、規模適度、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目標的實現,具有獨特的技術優勢和推廣意義。
以能源消費大省遼寧為例,在參與遼寧省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的過程中,軟通動力采用S2b2C運營模式建立的遼寧省虛擬電廠平臺的智能化虛擬電廠平臺,幫助能源企業實現數字化管理和運營,為電力用戶提供更高效的服務,同時還將分散的能源資源進行整合,合理調度和分配,實現清潔能源的利用和“雙碳”目標的實現。
遼寧省在“十四五”規劃中計劃建設1.7萬以上充電樁和639座充換電站,服務于10萬余輛純電動汽車。軟通動力在這個過程中提供的充換電設施運營方案(虛擬電廠聚合平臺),賦能400余座乘用車充換電站和40余座重卡換電站,服務于5萬余輛巡游出租車、網約車和2000余輛物流重卡。
到“十四五”期末,遼寧省虛擬電廠平臺將聚集50萬千瓦的充電設施用電負荷,其可調負荷容量將達到約40萬千瓦。年電動汽車充電服務電量超過18億KWh,消納10億KWh以上的光伏、風電清潔能源,減少碳排放總量超161萬噸。
此外,軟通動力虛擬電廠平臺在光伏電能領域也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分布式光伏可以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到更高的水平,有效處理電網負荷,解決充電設施的低使用率問題。同時,把電動汽車充換電站升級為分布式儲能站,在平臺聚合下參與電力系統運行,用于分布式光伏電源的“填谷”響應,提升電網對清潔能源的消納。隨著電動汽車大規模應用,電池成本顯著下降,軟通虛擬電廠聚合的電動汽車充換電站與電網互動不僅能夠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還具有巨大的社會和環境效益。
未來,隨著軟通動力虛擬電廠平臺的大面積落地,將有助于我國智能化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建設,支撐新能源汽車普及和產業發展,進而為綠色能源革命和綠色經濟轉型注入更大的數字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