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百準(ID:znrank),作者:阿江,授權轉載發布。
近期,視頻號直播動作頻頻。視頻號機構管理平臺的上線,迅速引起行業內的關注。一大波MCN機構的入場,是必然的趨勢。
微信再次為視頻號直播,大開流量閘口!在視頻號名片綁定公眾號后,直播也與訂閱號綁定了!
今天,百準發現視頻號的直播狀態也能在訂閱號中顯示了,譬如,視頻號創作者正在直播,其綁定的公眾號在訂閱號信息流以及該公眾號內頁都會顯示“直播中”的狀態,而且,用戶可以從公眾號直接進入直播中。
在此前百準視頻號直播間,百準CEO龔海瀚邀請了鋅財經創始人、鋅火社會員潘越飛,在直播中,兩人預測了微信將有一輪接一輪的為視頻號直播引流舉措,并就創作者如何抓住開閘放量期的紅利,利用直播沉淀流量,建起私域壁壘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深度探討。
“隨著視頻號機構管理平臺的上線,去年下半年是個體進入到視頻號的最好時間點,而現在,則是機構進入到視頻號的最好時間點。”
除此之外,視頻號與私域、視頻號的投放以及企業品牌對視頻號的態度,在百準CEO龔海瀚和潘越飛的對談中也被提及。
潘越飛認為,私域從來都不是一個新事物,企業追求私域,本質上是追求安全感。在未來充滿不確定的趨勢下,能夠真正將流量沉淀為“通訊錄”關系,才是品牌商家的核心訴求。
百準為大家整理了直播的精彩觀點,在紅利的關鍵期,你值得一讀。
公域花一百萬投放,最終也只留在了平臺上
龔海瀚:潘老師是鋅火社的會員,鋅火社是百準圍繞視頻號核心圈層打造的一個會員社區,里面有全國各地、行業上下游高手。最近視頻號上關于直播的動作很多,釋放了很多關鍵的信號,潘老師對此如何看待?
潘越飛:視頻號機構管理平臺上線只是中間的一個小插曲。在此之前,直播任務上線,這意味著平臺方開始做激勵。雖然這種激勵跟傳統意義上的平臺激勵不太一樣,其它的激勵就像“三板斧”,第一給流量,第二給補貼,第三給商單。
微信的激勵不一樣,是把原本平臺抽成的部分拿出來給創作者,這是符合微信價值觀的。
(視頻號直播任務激勵)
微信保持一貫以來的產品驅動型手法,如今是一個月給15場直播任務,之后可能量更大,驅使你要將企業微信與視頻號打通,讓公域場景流量可以快速導進自己的私域。
如果說你真的做過短視頻的話,你完全能充分理解這件事情的價值所在。
公域花10萬、100萬投放費達到了哪怕一個億曝光量,但最后它只是留在了平臺上。相反,如果最終能夠帶回來微信生態里10萬個精準的一對一通訊錄關系,這種投放就很值。
對平臺來說,假設創作者在抖音發完內容,之后僅僅在視頻號上同步一份,僅僅是多一個分發平臺。但是直播不一樣,直播是實時的,而且直播間里很容易因為互動而產生額外、更長的連接。大家是真人,在這個平臺內生產真實的內容,而且這些內容真正能夠“kill time”。
直播是視頻號在競爭中能夠破局的關鍵點,是視頻號可以拿來卡牢、消費用戶時長的。
龔海瀚:在過去的四五年時間里,抖音和快手再加上淘寶直播已經將直播商業生態搭建起來了,整個市場的玩家都已經熟悉這一套玩法。
如果視頻號自己另起爐灶的話,其實非常難去破局,因此會慢慢看到微信在趨近于大家熟悉的這一套玩法,包括視頻號機構管理后臺、包括很多運營動作。老潘,對這些事物出現后,你有沒有發現什么現象?
潘越飛:其實在視頻號機構管理后臺上線前,這個消息就傳了一段時間,一些人就會找來問,想要提前開通嗎,付費,我幫你做。
這種灰產的現象也說明了視頻號的炙手可熱,因為一個事有大量的黃牛下場,就說明這事有機會。
(視頻號機構管理后臺上線)
機構管理平臺上線的時候,大部分MCN機構都會趕緊去開通和申請,市場一下就炸開了。當然,創作者碰到公會想簽約的時候,也應該多個心眼。想清楚對方是不是僅僅要拿你當小白鼠試一試,趕這一波熱潮而已。
龔海瀚:在當下這種背景,對品牌方來說,視頻號是一個怎樣的機會?
潘越飛:一個平臺剛起來的時候,大家首先是觀望,其次是占坑,再之后開始體驗平臺的工具、產品、商業手段。
現在對于視頻號,大家已經過了觀望期。大多數品牌都會開通視頻號。相應之下,許多代運營服務業起來了。
再緊接著,大家開始咨詢視頻號投放助手、新的流量金字塔怎么測等等。這意味著玩家已經想要利用好視頻號商業生態,讓自己跑得更快。
其實在過去的十年間,大家在微信里已經實現了大量商業變現。說實話,我只用開一個微信App,跟手上的公司、客戶做各種各樣的溝通,就可以維系著公司的基本的運轉了。
視頻號讓品牌商能夠有一個公域的口子,傳播之后再回到私域。我記得有第三方做過測算,同樣是1000個曝光量,視頻號在私域上的轉化比抖音高80倍。
講私域,其實是企業追求安全感
龔海瀚:視頻號不僅僅像抖音是一個純粹的短視頻平臺。從視頻號到企業微信、小程序、到朋友圈,現在已經打造出一個閉環生態。你可以通過視頻號盡可能把公域流量導入到私域流量里、變成你的好友關系,這是能夠重復利用的。
有人在這里留言問到,有沒有推薦的代運營公司。關于視頻號的代運營市場,老潘你怎么看待?
潘越飛:這是一門絕好的生意。但不是一門好商業。
你拿到這個代運營單子,就意味著你跟這家企業建立起了一個超強的合伙關系。通過視頻號可以發展電商、品宣、營銷、輿情管控、老板IP管理,代運營將是一個業務綜合體。
所以你如果簽下這種單子,肯定是門好生意,利潤率不會太低,而且越做越深,跑不掉。
但不同行業、不同地區、不同階段的企業會需要不同的代運營方案,實際上真做起來就累得一塌糊涂。作為企業家,比較害怕客戶被代運營帶走,因此老板肯定不會允許你接近同類。
龔海瀚:有一個觀眾提問,品牌做視頻號直播,現在是好時機嗎?
潘越飛:對于品牌,我建議你再等等。因為當企業正式做直播,就進入到關心效果的階了。沒有一家大企業受得了在商業化場景下“靠天吃飯”。“靠天吃飯”的意思就是好內容吸引來流量,但其實爆款是很不可捉摸的。
一個企業開始做直播,就希望直播的增長脈絡要在你可控的范圍內。要么靠好內容來高性價比的增長,要么通過花錢來獲得更高效的增長。
但目前,視頻號的商業化推廣并不成熟。譬如,我們想要對這個直播間額外投放,獲得更多的關注點,但是目前的視頻號做不到。對企業來說,這錢花不出去,你就會很難受。
龔海瀚:昨天我們跟鋅火社的一個會員在討論這個話題,他遲遲不敢去做投放,就是因為他搞不懂視頻號的流量應該怎么玩,找不到投放的入口,這個問題潘老師可以著重講一講。
潘越飛:關于視頻號的完整打法,我問了很多的朋友,無論是頭部大號還是商家,都會說從私域開始,推到公域場景,然后再拉回到私域中。
我們天天講私域,其實本質上是客戶關系。
過去的10年,移動互聯網平臺的廣告系統和整個流量投放系統,從最初寬泛式的CPT、CPD、按照位置類的投放廣告,進入到了精準廣告和大數據廣告,但大數據廣告的下一步又是什么?
我前兩天碰到一些上市公司的廣告客戶,他們會覺得,在一個平臺上花錢做投放,投放結束,這個動作就結束了,之后流量沒有增長,老客戶甚至找不到我們。這件事情是最難受的。
在一個平臺里面,因為算法推薦而被限流,企業會充滿了不安全感。我關注了你,但不代表你的所有動態,我就能夠有機會看得到。
在逐利性趨勢下,如何讓自己更平衡、安全、可控,變成所有人最關心的本質問題。那只有說花錢投放后,流量成為了我的微信好友關系、私人關系,才會更穩固一些。所以大家天天都在講私域,因為這代表著下一個階段的安全感。
我前幾天和賣好車的老板聊天,他是最早的阿里員工之一。他認為直到2016年,大家才開始關心轉化率這件事情。
也就是2016年To C的電商玩法在那時候才有了一個核心的計算公式判斷,才能夠算明白什么是曝光,什么是瀏覽,什么是點擊,什么是轉化,包括這一層層的數據算下來,做到哪一步才是一個合理健康狀態。而直到2020年,在To B的產業互聯網領域,大家才開始關心市場滲透度、客戶覆蓋率、復購率這些數據。
現在回到私域場景,這個場景里有沒有新的營銷指標能夠去清晰計算呢?
抖音、快手在2016年給了一套特別清晰的計算公式,ROI投入產出比。比如我投100塊錢能賣出80的東西,這門業務就賺了。但是加上私域場景后,肯定不僅僅是ROI了。那該怎么算?
其實現在還沒人能給出這個標準,這個空白就意味著巨大機會點。落成新標準需要時間,需要真金白銀砸下去,需要一堆玩家去嘗試,才能試出來這種對新業態的考核標準。
這個評判一旦起來之后,這就是微信生態的第二次生命、第二次騰飛。
我們之前用微信,更多還是把它當成一個社交工具。當它從社交工具增長到商業工具的時候,價值會更高。
私域,是視頻號的獨特生態價值點
龔海瀚:視頻號直播浪潮已經到來了,我們該怎么去抓住直播熱潮?
潘越飛:首先,能做內容生產的不代表能夠做短視頻,能做短視頻的不代表能夠做直播。
市場上可能60%以上的短視頻創作者都需要重新去學習怎么做直播,比如直播的場控、節奏設置、腳本設計、內容規劃等。
第二,市場上有大量的假公會試圖去簽約,大家要加強甄別。但是也有一些真正有服務能力的機構,該抱團就抱團,該聯動就聯動。再例如說第三方的數據服務機構,再比如微盟等提供的第三方的插件,該用就用,讓自己的速度加快,更快進入到直播商業化的場景。
據我所知,直播間馬上也會支持第三方小程序,未來方式會變得更加多元化,這可能是體現大家商業效能差別的一個重要的時間窗口。
第三,在視頻號上,通過私域再去拉回公域,再通過公域倒回私域,這是一個完整的環節。
在視頻號里,我們絕對不要以渠道為核心,也不要以內容為核心,或者以運營為核心,而應該真正把這幾個環節打通串聯起來,這才是一個成熟視頻號創作者應該掌握的基本能力。
未來,在越來越多官方強引導性的活動上線之下,直播間的能力會更加完善。因此提前定好人設、做好基礎的粉絲維護,這是會對你的直播間有幫助的。
龔海瀚:私域是我們一直不厭其煩的一個話題,因為只有你真正理解視頻號跟私域的關系后,你才能真正去掌握它的核心價值點。
潘老師之前做了很多場直播,最近你很少出來做直播了,為什么?在沒有做直播的這段時間里面,你有哪些新的思考?
潘越飛:其實我一直在做直播,只是在做小群直播。同時我也發現,私域這種生態只有在微信內才能夠實現。
我前兩天碰到一個大概300多億身家的老板,專門做理財金融業務的。他的業務拆分很清晰,一塊做下層市場,一塊做精準的社交場景市場。面向小白的課程培訓,放在抖音上,效果很好。而視頻號里直接就是售價9萬的服務。這其實也代表了市場上大家的一個區分方式。
如果你想要做精準、高效,甚至于To B的業務,只有微信生態才是最適合的,這就是視頻號它最獨特的生態價值點,所以大家做好直播,做好轉化,做好私域,這些積累在微信平臺必然會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