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唐韌”(ID:RyanTang007),作者:唐韌,授權轉載發布。
前兩天看到一則消息,微信團隊宣布將在今年的12月28號下線「微信圈子」并停止運營。
說實話,這個功能很多人可能都還沒用過,甚至都感知不到它的存在。
但是,它也曾被寄予厚望。
微信圈子的前身是「好物圈」,最早在2019年發布。起初在微信的「搜一搜」里有入口,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明顯的入口了。
按照微信的官方介紹,這個功能的主要目的是讓你找到感興趣的內容和志趣相投的人,讓你找到屬于自己的圈子。
目前,微信圈子是以小程序的形式存在的,也可以看做是長在微信生態里的一款獨立產品。

微信圈子的產品邏輯很簡單,你能在里面突破自己的好友圈找到圈外人,并且通過內容找到同好,進而融入自己感興趣的圈子。
簡單說,就是興趣相投的一類人聚在一起相互交流。
這個場景在現實中也存在,也有同類產品在解決這個問題,比如豆瓣。微信之所以以要做這個嘗試,在我看來是想利用自己的社交關系鏈再造一個獨立于朋友圈外的內容和交易場景。
在產品形態上,微信圈子的功能主體有點像朋友圈,同時也支持點贊和評論互動,但無法和其他人私信。

早先有人說,微信圈子是騰訊想做的一個微信版「小紅書」,目標直指內容電商。
可實際上,路沒有那么好走。
內容電商的核心是內容,內容的核心是人。如果沒有足夠有吸引力的內容,也沒有創造好內容的人,這只能是一個美好的愿景。
說句主觀點的話,微信圈子的失敗不在產品,而是缺乏運營。
體驗一圈發現,這款產品不但入口深,而且內容不夠「好看」,看著看著就沒興趣繼續逛了。
相比之下,小紅書的內容體驗還是要好一些。不說所有的內容都不錯,但從內容吸引力來看,小紅書的運營能力就比微信圈子強不少。
但你要說是因為微信團隊沒運營能力么?我覺得也不是,至少后來的視頻號讓他們扳回一局。
從某種程度上說,微信圈子的下線也意味著視頻號的成功。
既然手上有了更好的牌,這張沒打好的牌就可以放棄了。
其實這不是微信第一次下線已有功能了,我也挺佩服他們砍掉產品功能的決心,因為做產品的都知道,這是一個很難的決策過程。
對于大部分做產品的公司和團隊來說,付出成本開發的產品沒那么容易就輕易下線,通常都會做垂死掙扎,直到完全看不到希望才匆匆離場。
而對于騰訊這樣的大公司來說,他們有這個試錯成本,他們寧愿把接下來的資源投入機會更大的領域,也不會長期去維護一個沒有希望的功能,即便它有很大的用戶基數。
其實從這次微信圈子的下線,也能從他們的下線策略中學到如何正確關閉一款產品的路徑。

第一步,發通知。昭告所有人,這件事不準備繼續干了,并且提供了數據導出功能。
第二步,關閉互動功能。當沒有新內容產生,這款產品也就會逐漸失去活力,這是讓用戶陸續離場。
第三步,下線圈子入口。沒使用過這款產品的用戶將不再擁有任何渠道進入,進入封閉期。
第四步,下線并停止運營,壽終正寢。
正如前面所說,下線一款產品或一個功能,比新上線一款產品或功能要難。難在你的決策依據和沉默成本,難在你是否愿意承認徹底的失敗。
很多產品之所以垂死掙扎,就是不愿意接受事實。既沒有新的出路,原有的路也走不通。
在這一點上,微信走得要好一些。他們真正踐行了產品迭代,而不是產品功能堆砌。
搞黃一款產品也好,做失敗一個功能也罷,這都是產品進化路上的驛站。只要希望還在,就擁抱變化,持續前進。
加油,產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