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7月20日消息,拼多多旗下跨境電商平臺TEMU近日對競爭對手Shein提起了一項新的訴訟。據稱,TEMU指控Shein利用其在市場上的支配地位,強迫服裝廠商與其簽訂獨家協議,以阻止其與TEMU進行合作。TEMU表示,Shein的行為導致了價格上漲,消費者選擇減少,并且阻礙了美國的超快時尚市場的擴張。
TEMU認為,Shein正在對供應商實施所謂的"二選一"強迫策略。對此,Shein的發言人在周一回應中表示,TEMU的指控是沒有根據的,并表示他們將積極應對這項訴訟。
TEMU和Shein一直以來都被業內視為競爭對手。盡管兩者的發展軌跡有所不同,但它們都依賴于國內優質的供應鏈。TEMU以燒錢打法繼承了拼多多的特點,其快速的增長速度令人驚訝。根據彭博社6月發布的報道,TEMU在2023年5月的美國銷售額比同行快時尚零售商Shein高出了20%。
Shein作為一個隱秘成長的企業,雖然在2022年達到了千億美元的估值,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其增長明顯放緩。據媒體報道,2022年,Shein的營收達到240億美元,同比增長52.8%,但利潤為7億美元,營收增速正在放緩,利潤也在下降。在今年5月的新一輪融資中,Shein的估值縮水了超過1/3,只剩下660億美元。
這次TEMU對Shein的訴訟表明跨境電商領域的競爭正在日益激烈。根據公開消息,這并不是兩家公司首次發生沖突。去年12月,Shein曾對TEMU提起訴訟,指控TEMU簽約社交媒體網紅,讓他們在推廣TEMU網站時對Shein進行虛假和欺騙性陳述,并對Shein進行詆毀。今年3月,Shein的母公司羅德蓋特提交了修訂的訴狀,指控TEMU商標假冒和侵權、商標淡化、版權侵權、商業詆毀以及不當得利等多項指控。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TEMU和Shein之間的競爭一直存在。從TEMU成立之初開始,關于TEMU和Shein的討論就從未停止。盡管兩者的業務發展路徑不同,但它們都依賴于國內的優質供應鏈。Shein通過創新的模式,如"小單快返",成功抓住了金融危機后海外市場對于性價比的需求。而TEMU則以低價和類自營模式為賣點,通過吸引商家提供優質且廉價的產品來吸引消費者。
供應鏈是TEMU和Shein之間的關鍵競爭領域。雙方都力圖爭奪優質的供應商。去年,TEMU發布了一些優惠條件來吸引供應商,甚至挖來了Shein的員工。而Shein則宣布永遠不會雇傭跳槽到TEMU的員工。實際上,TEMU和Shein在供應鏈方面已經多次交鋒。
除了TEMU和Shein之間的競爭,整個跨境電商行業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近兩年來,中國的速賣通、TEMU、Shein和TIKTOK等平臺在國際市場上崛起。今年以來,它們在競爭維度上變得更加一致。首先,它們都從垂直領域擴展到了全品類,將品牌獨立站轉變為平臺模式。其次,它們都推出了全托管模式,提高了產品質量控制和爆款率。此外,它們也都重視物流和基礎設施建設,并積極開拓新興市場。
除了自身競爭力,這些企業還面臨著合規風險的增加。今年4月,美國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發布的報告指出,中國的跨境電商企業,如Shein和TEMU,存在數據風險、采購違規和貿易漏洞等問題。這對于海外拓展的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總體而言,TEMU對Shein的訴訟表明跨境電商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供應鏈、平臺模式、全托管模式、物流建設和新興市場開拓成為企業競爭的重要方面。隨著行業的發展,企業需要應對合規風險,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