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下午,世界互聯網大會愛(AI)公益行動計劃啟動儀式在山東曲阜尼山圣境舉辦。如今,互聯網和科技的發展不僅改變我們的生活,也在不斷壯大公益事業。在啟動儀式中,科大訊飛、Google、微軟等中外企業、社會組織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在公益領域的應用和實踐,彌合全球數字鴻溝的同時加強AI公益全球交流與傳播;此外,《世界互聯網大會愛(AI)公益行動計劃(2023-2025年)》在現場同步發布。

秉承“科技向善”的理念,世界互聯網大會聯合各方力量積極推動科技賦能公益事業。本次愛(AI)公益行動計劃啟動儀式發布了科大訊飛《融合視聽技術復刻“吳儂軟語”》、Google《圖像識別和全景技術呈現全球藝術品與展覽》、微軟和騰訊公益《AI技術提升動物識別能力》等七大典型項目案例,旨在保護傳播全球文明成果,促進各地文化交流,共同壯大AI公益事業。

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和傳播工具,隨著時代演進不斷演變。因人口遷移、語言環境復雜,使素有“吳儂軟語”之稱的蘇州方言隨時間而式微,特別是新一代蘇州年輕人,已經發展到了很少說、不會說、沒人說的程度。由此可見,蘇州方言代際傳承出現危機。不可忽視的是,如今方言使用傳承與時代“脫節”也是一大影響因素,所以亟待使用符合時代特色的方式去保護方言,從而更好傳承優秀文化。

一直以來,“公益感人心,讓科技有情懷”是科大訊飛的初心,旗下的訊飛輸入法于2017年發起“AI+公益”的方言保護計劃,以語音采集為切入點、以AI技術為支撐點、以語言文化為著力點,助力方言保護和文化傳承,為世界留下多彩鄉音。
得益于方言保護計劃的累累碩果,2018年訊飛輸入法行業首發蘇州方言識別;同年,全球首個多語種虛擬主播蘇州方言合成播報系統1.0上線。2021年,訊飛輸入法蘇州方言的字識別率逐步提升,蘇州方言虛擬主播4.0完成兩個角色輸出。2022年,訊飛輸入法、訊飛蘇州聯合蜃樓志STUDIO打造《姑蘇瑣記》系列AI方言公益文化短片,創新采用AI復刻“吳儂軟語”的方式為短片旁白配音,讓方言文化“聲”臨其境;還創意加入原創虛擬人角色,憑借AI方言+數字孿生打造融合科技感與藝術感的“蘇州仙子”,將傳統優秀文化提升到新高度。通過一系列的視聽科技與方言保護相融合,能夠提升全社會對方言保護的關注,也開辟了方言應用的新場景,以適應新環境、新變化、新趨勢。
當今世界,數字技術已全面融入人類社會,尤其人工智能已然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標志。本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期望通過各方努力,在數字技術飛速發展的加持下,打造包容、開放、共享的AI“共益時代”。可以看到,依托科大訊飛頂天技術的牽引以及訊飛輸入法海量用戶的支撐,式微的“吳儂軟語”得以創新表達和推廣。接下來,科大訊飛在AI公益方面加大文化傳承力度,借助科技手段與傳播資源,激發熱愛,共同建設守護好方言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