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上海車展,一輛自動駕駛汽車行進路上,星星點點的點云亮起,實時覆蓋前方300米的車輛、行人、天橋,提供精確的位置信息。
在自動駕駛行業,這樣的景象是日常運營的標配,可特別的是,這點云來自剛剛產品化的新一代4D毫米波雷達。過去,毫米波雷達主要作為輔助傳感器,而這次展示的傲圖科技高性能4D毫米波雷達,突破性地做到了在廉價可靠的車規級硬件上媲美甚至超過激光雷達的感知效果。

Altos V1的點云效果,左邊結合激光雷達,右邊僅包含雷達
這家來自硅谷的4D毫米波雷達公司,認為他們找到了自動駕駛商用的突破口——這一高性能、高可靠性、低造價的4D毫米波雷達,未來能夠大規模使用在全級別的自動駕駛汽車上,首款產品Altos V1已交付使用。
2023年8月15日消息,傲圖科技宣布完成初步融資,首輪融資數百萬美金來自真格基金,初心基金及禾賽科技CEO及創始人李一帆,融資將用于加速產品研發和大規模商業落地。
穿越清晨黃昏、雨雪風暴,他們認為這個雷達能夠真正成為自動駕駛汽車與世界不斷交互的重要觸手。
更好的雷達?更適合的雷達
無人車上,激光雷達(Lidar)為主,毫米波雷達(Radar)為輔,在過去幾年是一種“標配”。由于激光雷達的測量精度特性,一般它被用作自動駕駛的主傳感器,價格更低廉的毫米波雷達、相機等作為補充傳感器完善感知方案。
然而在傲圖科技看來,毫米波雷達的潛力遠不止于此。
相比于傳統的 3D 毫米波雷達提供的距離、方向、速度,車載 4D成像毫米波雷達能進一步獲得目標的高度信息,并大幅提高3D雷達的弱項,角度分辨率。這也意味著毫米波雷達不僅第一次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三維感知傳感器,并且具備了準確檢測目標位置和勾勒目標形態“成像”能力。
而他們剛問世的產品已經在某種程度上證明了這一點——它的高性能、高可靠性、低成本特點,意味著它既適合“降維打擊”,在L2/3級別的車輛上擔任主傳感器;又能作為唯一具備測速能力、數百米長距檢測和全天候工作的傳感器成為L4自動駕駛不可替代的感知工具。

連接車輛的Altos V1產品
在參數方面,首款產品Altos V1已經做到:
· 水平視角100度,分辨率1.3度;俯仰視角22度,分辨率1.4度,測角精度0.15度。
· 最大測距350米,最大距離分辨率0.3米。
· -110m/s +55m/s的速度檢測,速度分辨率0.2m/s,精度0.02m/s。
為了實現極高的參數,傲圖科技并沒有犧牲實測性能:
· 通過精心的天線陣列設計,傲圖雷達在全視角無虛景下實現超高角分辨率,實際多目標場景下表現優異。
· 通過獨特算法設計,傲圖科技可以實現單幀全范圍無速度模糊現象,從根本上杜絕其他毫米波雷達在高速情況下的速度誤判;
· 通過動態的參數配置和業內領先的信噪比,傲圖雷達可以根據客戶需求提供500米(車輛)的最遠測距能力,或高達0.1米的測距分辨率和0.01米的測距精度。
為了解決ADAS硬件性能、價格和可靠性不可兼得的問題,傲圖科技開發了這樣的解決方案:通過4片級聯 (12TX + 16RX) + 車規廉價SOC計算芯片的方案,結合底層計算構架的優化能力以及高效的信號處理算法。
這也是目前全球唯一成熟的、非FPGA的4片級聯(12TX、16RX)4D成像雷達產品。
配合優秀的優化及產品設計,在綜合性能不弱于行業巨頭采埃孚、博世、大陸等企業同類產品表現的情況下,其價格僅為前者的1/2甚至更低。
“從傳感器的角度,我們做出的這一代毫米波雷達,代表著極為高性價比的感知能力,有機會作為主傳感器使用,這對自動駕駛行業商業化是革命性的影響。而優秀的工程能力又讓我們能以最快的速度和極低的成本完成產品開發,目前已經進入量產階段。”傲圖科技的創始人及CEO牛力表示,他畢業于清華大學汽車系,擁有汽車學博士學位,曾任職日立及采埃孚,是蘋果無人車部門以及小馬智行硅谷團隊早期成員。
其首款產品Altos V1的優秀點云在2023年4月的上海車展甫一亮相,已經收獲了大量關注。作為唯一展示完整產品樣機、展示實時路測點云視頻和現場演示真實點云的4D成像雷達企業,表現亮眼。其全天候、長感知距離、瞬時提供定點精確速度能力,也讓它擁有巨大的未來潛力。

傲圖首款產品Altos V1
目前傳統L4解決方案中必備的激光雷達造價高昂,平均價格為上千美元, 同時,激光雷達每秒點數在幾百萬的數量級,需要大量中央算力,因此量產落地的進程緩慢。
與激光雷達掃描固定點陣的方式不同,毫米波雷達通過發射連續的電磁波并從環境中提取“突出”的物體,如行人、車輛、路牌、路障等,并用點云加以刻畫,在總點數僅為激光雷達1%的同時,實現了極高的信息效率。
與其說這兩種雷達有好壞之分,不如說二者特點各異,在如今行業基礎完備,自動駕駛傳感器平價化的背景下,4D毫米波雷達也許將成為一個新的突破口。
數年前,77GHz的頻段在全球各主要市場向車載雷達開放,也讓小型、高分辨率車載雷達在物理上成為可能。傲圖科技在這一背景下開發出的新一代產品,解決了分辨率低、噪點多、高度信息缺失等傳統毫米波雷達薄弱的問題,加之難以忽視的價格優勢,4D毫米波雷達的真正價值正在顯現。
硅谷技術,中國速度
有信心、有能力做出未來與激光雷達叫板的毫米波雷達,來自于傲圖科技創始團隊在自動駕駛領域多年經驗帶來的底氣。

傲圖4D成像雷達PCB
“在自動駕駛行業中,我們可以說集結了硬件、算法、優化、射頻這幾個方向上最好的人才團隊。”牛力表示。團隊背景包括來自蘋果、華為、小馬智行、Mozilla、采埃孚、Lyft無人車、等知名自動駕駛及汽車領域的科學家與工程師,全方位地覆蓋了4D成像雷達從產品研發到量產的全鏈條。
在硬件/射頻天線設計領域,他們完成了77GHz天線以及陣列設計以及高速/混合電路設計;
在信號處理算法方面,他們開發了獨特的解模糊技術以及高效的信號處理算法;
在計算性能優化領域,他們通過DSP底層計算優化、嵌入式底層加速在量產廉價ASIC芯片上實現了極高的運算性能。
最后,豐富的雷達感知經驗,讓他們能夠精確地完成Tradeoff選擇;而對行業中大量L2/L4雷達在自動駕駛領域中應用的經驗,讓他們能夠在產品開發中抓住用戶痛點,提供“即插即用”的雷達產品,比起現有需要技術人員花費一周左右時間點亮的雷達,目前傲圖產品能夠做到讓沒有技術背景的普通人也能在數小時內用好產品、調出點云。
如今,依托成熟的射頻芯片及成熟的生產工藝,產品已能夠大規模出貨,本次亮相上海車展后,隨時可投入生產。
毫米波雷達會是自動駕駛的未來主旋律嗎?
2022年CES上,Mobileye 首席執行官Amnon Shashua 在演講中對4D成像毫米波雷達的強調,“(到2025年)除了正面,我們只想要毫米波雷達,不想要激光雷達。”
Shashua的宣言固然激進,卻體現出在自動駕駛落地面臨瓶頸之際,4D毫米波雷達給行業注入的信心——它的性能、價格優勢,讓自動駕駛的廣泛落地變得更加觸手可及。
2019年,德州儀器提出了4D成像毫米波雷達的概念,并推出了基于AWR2243的4片級聯4D毫米波雷達全套設計方案。
這一芯片方案的誕生,加之頻率開放的背景,開啟了這一輪4D毫米波雷達研發的浪潮。Yole報告顯示,全球4D成像雷達市場在未來幾年將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增長,并在2027年達到近80億美元。
然而始終,市場上缺乏一款真正做到規模落地的4D成像毫米波雷達產品。
交付,是許多車企極為關注的問題。在之前的激光雷達市場上,由于交付時間、節奏問題屢次更換供應商的案例比比皆是,目前在4D毫米波雷達領域也是如此,產品發布頻頻,產品落地緩慢。另一方面,許多傳統的毫米波雷達巨頭交出的方案,價格高昂,也就失去了毫米波雷達高性價比的優勢;新興企業給出的低成本方案,性能又僅能作為補充雷達使用。
“目前,我們產品大規模訂單的交付時間僅需要2個月左右。”牛力表示。除團隊優秀的工程能力外,其國內合作的定點工廠優創電子在汽車零件生產方面耕耘頗深,具有十年以上車載傳感器的大規模生產制造經驗。
據悉,傲圖科技將在今年內完成首款產品的商業化落地,并預研未來2-3款新產品。基于團隊優秀的4D毫米波雷達經驗與工程落地能力,他們將不斷向高性能的新一代4D毫米波雷達進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