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差評(ID:chaping321),作者:差評君,授權轉載發布。
今晚華為召開了一場線上發布會,相信關注數碼的小伙伴們都已經知道了。

之前大家猜測 P50 是不是該發了,拋開這個不說,發布會的猛料也足夠把大家喂飽了:
比如說搭載高通驍龍芯片的華為平板、正式發布的 HarmonyOS2.0 ,以及鴻蒙發布之初就提出的 “ 分布式架構 ” 想法的具體展示。。。
瓜有點多,我們一口一口慢慢吃。
硬件
首先,華為這次總共帶來了七款硬件產品:兩款 MatePad Pro 平板, Watch3與 Watch3Pro 手表,以及 MateView 、 MateView GT 顯示器、 Freebuds4耳機。
發布會的結尾老余放了一張 P50 的圖——不過不好意思,今天不發,時間待定。
欸 ~ 就是玩兒。

我們先來看看新款 MatePad 平板,華為這次分別推出了全新的10.8寸和12.6寸的 MatePad Pro 。
其中12.6寸的 MatePad Pro 配置可以說是拉滿了:12.6寸 OLED 全面屏,麒麟9000 處理器,同時支持 WiFi 和5G 。

8揚聲器 +4麥克風,6.7mm 的最薄厚度,全新的4096級壓感 M-Pencil 和全尺寸鍵盤,并搭載全新的 HarmonyOS2.0 系統。
現在消費者公認的平板電腦老大應該是 iPad Pro 了,而華為表示這次的 MatePad Pro 就是要打破平板電腦天花板。
怎么打破呢——我們往主屏里放個 Dock 欄吧,看著好像有點眼熟。。。

為了讓平板電腦的手寫體驗更好,華為做了一套 Pencil Engine 套裝出來,其中包括一筆畫出圖形、手繪表格、雙擊切換功能等等,而且這個套裝是開放的,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軟件會進行適配。
但你這個輸入欄手寫和擦除的功能,也很眼熟啊。。。

其實啊,就像 Android 和 iOS 越來越像一樣,產品做到最后的形態大抵是殊途同歸的。所以MatePad 的做法可以理解。
真正重要的是,實際的使用體驗如何、是否流暢,這個我們還是要親自上手之后才能知道。
12.6寸的 MatePad Pro 售價4999元起,第二代 M-Pencil599元起,智能磁吸鍵盤799元起。

看著有點兒小貴,但也沒那么貴,畢竟麒麟9000 用一個少一個,托尼表示可以接受。
而10.8寸的 MatePad Pro 配置稍低,屏幕采用挖孔屏,揚聲器也減少為4個,采用高通驍龍870 處理器,只支持 WiFi 。

對,你沒看錯!華為用上高通處理器了!這是不是也說明了 HarmonyOS 已經適配了高通處理器?妙啊。。。
不過可惜的是,5G 版本的高通芯片依然對華為禁售,也就是未來不可能有搭載5G 版本的高通芯片華為手機。
不帶 Pro 的價格肯定更便宜, MatePad 的售價3799元起,應該會是一個走量的暢銷機型。

而手表方面,華為則是發布了全新的華為 Watch3,搭載 HarmonyOS ,并有 Watch3和 Watch3Pro 兩個版本。
Watch3系列采用了圓形表盤加上表冠設計,表冠既可以旋轉也可以按下,和前兩代產品的交互方式略有不同。

屏幕是1.43寸的60Hz 屏,像素密度326PPI ,看起來流暢細膩不少。
其中 Watch3Pro 采用了藍寶石玻璃鏡面、全鈦金屬表體和陶瓷背殼。

全系列支持 eSIM 卡,并且可以單獨通話,這個倒不是什么新鮮功能了。
而諸如健康監測、手表應用市場、電子機票、遙控拍照等等功能也都一個不少, Watch3系列甚至還能夠測量體溫。

由于 HarmonyOS 的加持,華為說 Watch3系列也可以成為獨立于手機之外的智能終端,不過代價可能就是續航了。
以前 Watch GT2的續航有兩周,結果 Watch3的標準續航暴降到了4天——雖然還是比 Apple Watch 長,但是讓人不爽啊。
好在華為還整了一個超長續航模式,禁用掉了一部分智能功能( 保留到了和 Watch GT2手表差不多的程度 )續航也恢復到了兩周的程度。

這樣相當于把要功能還是要續航的選擇權交還給了用戶,還是不錯的。
Watch3Pro 則是保證了7天的標準續航,超長續航更是達到了21天。
價格方面, Watch3售價2599元起, Watch3Pro 售價3299元起,委實不便宜。

另外兩款已經發售的顯示器也被提了一嘴, MateView 的屏幕尺寸為28.2寸,搭載4K+ 分辨率和 DCI-P3電影級色域,屏幕底部按鈕采用隱藏式觸控,底座可以通過手機觸碰進行投屏。

而 MateView GT 則是一款超寬的34寸曲面顯示器,不僅有165Hz 刷新率,還自帶雙麥克風和觸控式立體揚聲器。

與其說這兩款 MateView 產品是顯示器,不如說他倆是 “ 外置了顯示器的電腦 ” ,所以價格自然也不便宜。
華為 MateView 售價4699元, MateView GT 售價3599元,我覺得華為可以考慮學習一下之前的堅果錘子,來一個 “ 多屏協同大滿足套裝 ” 。
這次的產品絕對可以用火爆來形容,因為發布會說好這些產品22: 08分開啟預售,結果發布會一結束還沒到十點,產品都售罄了。。。
行吧,不愧是理財產品。
硬件產品我們就介紹到這里,接下來我們來好好聊聊華為這次發布的的 Harmony OS2.0 吧。
“ 鴻蒙 ” :萬物互聯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這次貫穿了整場發布會的引線,其實是再一次解釋了鴻蒙發布之初,提出的 “ 分布式技術 ” 。
2019年的時候, “ 分布式技術 ” 只是一行出現在 PPT 上的冰冷的字,大家都搞不懂華為到底想干嘛。

不過在 HarmonyOS 更新到2.0 版本、 HarmonyOS 的手機與平板版本推出之后,我們總算搞明白了:
它才是 “ 鴻蒙 ” 的靈魂——萬物互聯的基礎,華為下了一盤大棋。
我們來舉個例吧,現在咱們要想實現跨設備的視頻電話——就比如說,我現在在客廳里,我想要手機里打的微信視頻能在智能電視上顯示,現有的投屏技術就能做到。
但是看著電視里對方畫面的同時,我們必須得舉著手機,才能讓對方看見我們。
這是因為現有的技術只是讓電視接收到了手機的顯示畫面,卻并沒有賦予手機調用電視上面其他硬件的權力。
但是在 HarmonyOS 里,你完全可以選擇用電視的攝像頭作為拍攝自己的工具。
實際上, HarmonyOS 是在操作系統層面把一個終端設備拆成了不同的硬件組件,使用 HarmonyOS 的設備會被添加到一個大的硬件資源池子中。

這就有點像古代的活字印刷術了:不同設備之間的硬件可以隨意組合,終端 A 和終端 B 可以互相調用對方的硬件。
說白了,華為 “ 鴻蒙 ” 想要做的,就是把物聯網生態打造的,比我們現在常見的物聯網生態更精細、更優雅,更方便。
在發布會上,華為舉了幾個簡單的例子:
根據所處房間的不同,可以將手機中的音頻直接切換輸出到不同房間的音箱上。

與內置了鴻蒙插件的華為電腦組合之后,手機上的存儲會以一個盤符的形式在電腦上呈現,不插數據線就能讀取手機中的文件。

在手機上開始健身訓練,電視和手機不但可以同時播放教學視頻,還可以同步顯示讀取自手表的心率數據。

要是不想讓這些設備讀取手機上的數據,把它們在手機的控制中心里拽開就好了。
以往,我們可能會滿足于現有的這些物聯網設備。一來我們身邊的物聯網設備沒有達到爆炸的水平,另一方面它確實比以前什么都不連時好用太多。
不過在 HarmonyOS 的物聯網生態全面鋪開之后,可能大家就該開始 “ 但用難回 ” 了。

但要實現這種細粒度的 “ 萬物互聯 ” ,華為背后要做的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
因為互聯的設備越多,要面對的抗干擾、低時延、穩定性等等的問題就越多。
所以華為才應用了分布式技術的 HarmonyOS ,從最根本的底層上解決這些問題,而這些優勢則是安卓生態沒有的。

其實除了華為,友商們也在往這個方向上發力——比如小米妙想等等的互聯生態,可華為是目前第一個開始全面應用的。
這應該也從側面印證了華為的路沒有選錯。
而除了物聯網的生態之外,對比之前的 EMUI ,這次 HarmonyOS 的界面也要更好看一些。
首先是下拉菜單,雖說整體設計算不上特別精致,但也算是簡潔,信息都能很直觀的呈現出來。

其次是主界面雖然乍一看還是 EMUI 那個風格,但是只要在圖標上面上劃,就可以呼出一個小組件。

華為把它叫做原子組件,最大可以展開為類似微信小程序那樣的形式。
并且這個原子組件是開放的,開發者們可以自己制作實用的組件。
所以只要應用適配足夠多,那么 HarmonyOS 的原子組件實用程度會大大提高。
目前為止,支付寶、優酷、 B 站、微博、百度地圖、美團等等廠商都推出了對應適配的原子組件,不知道后續會不會發展到和小程序分庭抗禮的程度。

今天就能用上!
而且還有一點要說,再不像之前總是會出現的 “ 搶鮮體驗 ” 、 “ 內測體驗 ” ,這次的 HarmonyOS 是的的確確的整裝待發了。
從今天開始, Mate40 、 30 以及 P40 等手持較新華為產品的小伙伴們,你們應該已經可以收到 HarmonyOS2.0 的推送了。
具體方法是在 “ 我的華為 ” app 上選擇 “ 升級嘗鮮 ” ,如果能升級的話便會安裝上鴻蒙。

稍微老一點的機器,進入鴻蒙體驗官招募這個網址來到線下門店升級( 只有大城市有 )。
而手持其他華為手機,甚至那些還在使用 Mate9的小伙伴,你們也能在2022年之前,把手機升級到 HarmonyOS2.0 系統!
這波老用戶福利,屬實可以。

整體看下來, HarmonyOS 給我的感覺還是不錯的,雖然從2019年公布至今歷經了數次延期,但是在禁令持續加碼的情況下,華為依舊把它做了出來,并且最終以一個還算不錯的姿態呈現給了大家。
要說這兩年,華為確實不容易,芯片各種缺貨,軟件各種從頭開發,連5G 訂單都因為美國被攪黃了不少,想必華為真的需要一個提振人心的發布會來給自己和消費者們信心。
好在這次 Harmony OS 有驚無險被順利生出來了,從差評君這邊搶先上手的體驗來看,它面向未來的野心絕對是有的,里面有很多東西是安卓、蘋果生態所不具備的特性。
但是不能說華為就此就會高枕無憂了,因為一個新操作系統的成敗,包括未來的開發、商業、體驗、生態等等方面,任何地方拉胯都不行。
所以,我們在這里只能希望,這一次華為能夠打開中國自研物聯網操作系統的新局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