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9月18日消息,華為副董事長兼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發表講話,就當前形勢下中國計算產業的發展和應對美國技術限制的策略提出了重要觀點。
徐直軍首先明確表示,對于美國的技術限制,不應有過于樂觀的期待,中國計算產業正受到多方面壓力,包括設計工具、材料、制造設備以及芯片產品等方面都受到了影響。他呼吁中國要堅定不移地打造可持續發展的計算產業生態,這意味著中國需要在技術自主創新和降低對外部技術依賴方面加大力度。

在談到計算產業的發展路徑時,徐直軍強調,只有大規模使用才能推動計算產業的進步和發展。他指出,計算芯片的發展必須建立在實際可獲得的芯片制造工藝基礎之上,而算力基礎設施也應該建立在可持續獲得的計算芯片和生態基礎之上,這是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另外,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華為正積極與中國電子合作,將鯤鵬生態與PKS生態合并為鵬騰生態,并計劃推出一系列軟件支持政策,以進一步完善其生態系統的發展。這顯示出華為在加強自身生態建設方面的努力。
徐直軍還指出,目前有超過600個中國實體被列入美國政府的實體清單,其中包括芯片、硬件、軟件、算法和應用等多個領域。這些列入清單的實體面臨出口管制的影響,對中國科技產業構成了巨大挑戰。
最后,徐直軍強調,未來將面臨長期的技術挑戰,一方面是中國半導體制造工藝將長期處于追趕狀態,另一方面是美國的出口管制使得獲得先進芯片或計算系統存在巨大難題,因此,對未來不應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在面對當前形勢下,徐直軍呼吁大學加大對關鍵處理器、操作系統、數據庫等領域人才培養的力度,并通過政策措施來推動開源生態的活躍。這些舉措將有助于中國計算產業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中保持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