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派代(ID:paidaiwang),作者:林霞,授權轉載發布。
抖音電商測試一年多的業務——“小時達”入口再升級,將直接對標京東、美團、阿里三大巨頭。
近日,抖音電商上線獨立的“小時達”入口,用戶直接在抖音App搜索“小時達”即可進入相關頁面,商城內部也有固定入口。
消息稱,抖音電商內部將即時零售權重升級成核心業務,入口變化就是直接體現之一。此前,小時達位于“抖音超市”頻道內,而后者則需要在APP內搜索關鍵詞進入。
對此,有電商從業者分析稱,在內容電商基本盤穩定后,抖音大膽往團購、社交、即時零售多個方向擴張,既能有業績新增長,也能反哺原來的短視頻和直播業務。
也有不少行業人士并不看好抖音小時達業務。他們的理由是,即時零售的核心是配送履約,抖音目前在這一點上并不占優勢。

入口由深到淺
抖音越來越重視小時達業務
今年年初,“小時達”還屬于抖音超市界面內的二級入口,作為抖音超市“次日達”業務的補充。用戶可以在抖音超市內享受到“1小時送達”和“第二天送達”兩種配送服務。
今年下半年以來,抖音電商測試“小時達”的獨立入口,放在抖音APP內的首頁-商城界面內,層級與抖音超市、我的訂單、我的關注等并列顯示,相當于商城內的一級入口。
從二級入口到一級入口,抖音電商平臺對小時達業務的重視度不斷提高。

早在2022年8月,抖音便首次試水“小時達”服務,并將深圳設為首個試點城市。抖音小時達采用的是聚合模式、而非自營,由商家來完成商品供給、并自行配送。
目前,抖音小時達業務已覆蓋北上廣深、杭州、成都、重慶、合肥、福州、武漢、蘇州、天津、西安等近15個城市,入駐商家大多是擁有配送能力的超市,早期入駐代表商家有叮咚買菜、Apple授權店、永輝超市、物美超市等。
業務上線一年多來,抖音小時達業務已經進行了多次調整和迭代,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入駐商家擴容。相比年初的物美超市等少數商家,目前已經增加有京東酒世界、小米之家、自然堂、叮當快藥、名創優品等大型連鎖商戶,也有宜家鮮花、酒小二、唯美鮮花這種本地的個體商家,涵蓋了生鮮、酒水、3C數碼、藥品等多個品類。
第二,抖音著手搭建即時零售組織架構。在字節跳動官方招聘平臺上,有關即時零售的招聘職位達123個,包括風控、履約、產品、銷售、配送等崗位,集中在上海和北京兩地。
第三,消息稱平臺正在組建配送團隊。今年7月,36氪曾披露抖音已經正式組建配送團隊,主要支持即時零售業務,隸屬抖音中國區電商業務線,由前“幸福里”業務負責人王瀟負責。對此,抖音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正式組建獨立配送團隊”為不實消息。
即時零售業務大PK
抖音與巨頭的差距在哪里?
進入即時零售賽道,抖音小時達的競爭對手有很多,包括京東到家、餓了么、美團、盒馬等,它們深耕賽道多年,已經占據一定的市場地位,抖音與巨頭們在規模和投入上,仍有不少差距。派代篩選了幾家核心的即時零售平臺進行對比,具體見下表:

近年來,即時零售的比拼戰場常常集中在3C數碼領域,尤其是手機新品的首發日。今年9月22日iPhone15系列新品發布時,美團、京東、抖音、盒馬等參與其中,所披露的戰報和成績也體現出來了各自不同的特點。
美團強調速度快,訂單量大。美團官方戰報顯示,9月15日,iPhone15系列產品在美團外賣平臺開啟預售前30分鐘內,銷售額突破2億元。美團閃購數據顯示,平臺首筆送到用戶手中的訂單產生在河南商丘,僅用時10.42分鐘。
京東數碼心智強,用戶基礎大。京東到家發布的開售日戰報顯示,截至22日上午10點,平臺iPhone15系列手機銷售額同比iPhone14系列增長253%;開售10分鐘,2.5萬臺新機已在配送途中。
盒馬有會員基礎,活動趣味性強。開售首日,盒馬官宣,8點0分59秒前下單、且勾選了“18分鐘送達”服務的訂單,均已在8點19分前送達,且采用“X18酒窖”的專屬貴品配送服務對 iPhone15系列進行配送。
餓了么也有一定用戶基礎,依靠高頻外賣拉動低頻消費。9月22日上午8點至10點兩個小時內,餓了么全站iPhone交易額超平日百倍,最快半小時送達。
值得注意的是,抖音也參與了這次iPhone15發售日的即時零售大比拼。
抖音電商宣布,9月15日晚8點起,用戶只需打開抖音APP,搜索“iPhone新品”,在“商品欄”下,點擊標記小時達的產品直接下單,或搜索“Apple授權專營店”進入店內/直播間即可購買。但抖音平臺官方并未公布該項業務的成績。
行業人士認為,抖音超市和抖音小時達業務均處于業務發展早期,與美團、京東到家、餓了么等即時零售平臺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體現在貨品的豐富度、庫存深度,以及配送時效、服務質量等方方面面。
抖音電商小時達
成功概率有多大?
抖音電商為什么要做小時達?或者說,抖音為什么要做即時零售(含小時達和次日達)?
站在電商平臺角度,傳統經營模式面臨天花板后,電商平臺往往會試圖通過嘗試更多的相關聯業務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即時零售或成為平臺提高GMV的新增長曲線。
以抖音為例,抖音電商起家于內容電商,主力成交場景在短視頻和直播間,但近年來一直力圖補齊貨架場的基礎建設能力,試圖實現“兩條腿”走路。
無論是抖音超市,還是小時達業務,都可以視為貨架場的一種補充。平臺重視小時達業務,實際也是在發展貨架場電商。
從消費者角度來說,電商平臺的即時零售業務,是用更高的效率放大了零售的即時滿足屬性,從下單到收貨的時間間隔越來越短,而且從消費者購物的底層邏輯看,更便捷、更快速的消費滿足感是不可逆的,即享受了快速度的配送服務后,很難再接受慢速的。
再來看行業發展角度,在艾瑞咨詢公布的相關數據中顯示,預計到2026年即時配送行業訂單規模將接近千億量級、達到957.8億單,2021年-2026年的年復合增速或為28.0%,行業整體仍處于快速發展中。高增速的發展,就注定了幾大平臺都將會把目光鎖定在這一賽道。
那么,抖音小時達業務能做到“后來居上”嗎?業內人士對此看法不一。
一部分電商行業從業者認為,龐大的用戶量、較高的用戶粘性,是抖音開展即時零售業務的優勢,而且從商家角度來說,提供即時零售服務的商家除了傳統的引流模式外,比如曝光廣告、店鋪排名等,還可以借助短視頻、直播等內容形式來帶貨,顯然這也是其他平臺難以比擬的優勢。
也有一部分人士不看好抖音小時達業務。他們認為,抖音即時零售業務最大難題或許便是履約能力,也就是運力問題。目前即時零售龍頭平臺,比如美團、京東、餓了么都有自己獨立的運力系統。
抖音要想實現1小時內送達大量訂單,就需要高效的物流體系和配送團隊,但建設自有體系顯然是一項極為漫長、且投入巨大的工作,無論京東、美團,還是餓了么,都經過了多年的投入和磨合,抖音想要后來居上是有難度的。
抖音目前將這一問題轉交給商家自行解決,但聚合模式也就意味著,平臺對商品質量和時效性一定程度上難以直接管控。雖然平臺有意自建配送團隊和相關配套設施,但過程充滿了不確定性,想要打敗美團、京東等即時零售的 “老大哥們”還是有挑戰的。
即時零售是高增長的市場之一,但也有著很難攻克的行業壁壘,需要商家、平臺、騎手、消費者多方高效協同配合,無論是用戶心智建設,還是運力配送履約問題,或者數據接口、管理系統的打通,所要克服的挑戰都藏在更深處。抖音即時零售業務,還需經歷漫長的摸索階段。
參考資料:
1、《獨家|抖音電商上線小時達入口,即時零售權重升級成核心業務》.Tech星球
2、《升級“小時達”入口,抖音繼續卷美團|焦點分析》.36氪
3、《抖音即時零售拉來“新盟友”》.電商在線
* 溫馨提示:因公眾號平臺近期更改推送規則,大家可將派代公眾號設為星標(“☆”),確保我們文章能第一時間出現在您的推送列表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