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記者采訪獲悉,安徽省宿州市碭山縣攜手阿里云建設“數字化果園”初步完成。數字技術不僅可以判斷病蟲草害等梨樹患病概率,還能為梨樹的澆水、施肥、除蟲提供建議。

碭山縣被譽為“果海綠洲、世界梨都”,是三大名梨之首“碭山酥梨”的發源地。相傳梨樹王景區還有乾隆下江南時親自種植的8顆大梨樹。
盡管碭山梨名揚四海,但種植并不容易。梨農施肥、查蟲害、打藥全憑一雙“慧眼”。有著十多年種梨經驗的梨農,天天往園子里跑也顧不過來幾百畝梨園。初期預防不到位,蟲害有漏查、施肥傷了土,梨園一年的產量就得打折扣。
2020年10月,宿州市碭山縣入選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今年初,碭山縣合作阿里云并采用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開始“數字化果園”建設。
據介紹,梨樹王風景區和一號梨園基地的300余畝梨園已基本實現數字化。物聯網設備為梨園提供實時農業生產管理服務——控制中心能24小時監控和分析農場內梨樹的生長環境,如天氣、濕度、土壤等外部環境狀態。
目前,碭山梨生長全周期有了數據記錄。通過采集梨樹的實時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可以運用線上分析對比等方法,自動判斷病蟲草害等梨樹患病的概率。一旦患病概率升高,系統會觸發預警并及時發送給梨園管理員。此外,根據數據進行科學化的澆水、施肥、除蟲,還能提高作業精準度。
過去依靠種植經驗進行果園管理的農民,如今以“數據”來幫助生產決策的標準化管控和精準實施。目前,梨樹王風景區和一號梨園基地都只有一名管理人員,提高了生產作業的效率的同時降低了人工成本。
“數字化果園”為農業高質高效發展提供了“碭山經驗,宿州模式”。據介紹,數字農業示范基地將深入運用數字化管理平臺、種養殖數字化標準作業過程控制平臺、農情實時監測與種養殖模型研判平臺。基于全域感知、全域洞察、數字孿生等數智化能力,傳統農業將實現“生產智能化、管理數字化、服務在線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