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10月24日消息,雙十一大戰即將開打,但今年的第一炮已在即時零售領域響起。國內互聯網巨頭們紛紛進軍這一領域,展開激烈角逐。
國慶長假后的第一周,抖音電商率先推出了獨立入口,為“小時達”業務提供了更為便捷的搜索入口,將“小時達”提升為抖音電商的核心項目,同時也在積極構建自己的配送體系。
與此同時,京東發布了“幸福三公里”即時零售模式,將今年的雙十一主題定為“現貨”,表明其在即時零售領域的雄心。
美團也在加大即時零售業務的投入,引入第三方物流體系,為商家提供流量支持。阿里的盒馬和餓了么也在積極擴展即時零售的邊界。
即時零售業務是一種通過在線下訂單、線下立即履約的方式,借助本地零售供應,滿足本地即時需求的零售業態。它主要包括食品餐飲、生鮮食材、醫療保健產品、數碼電子產品等商品,通常在下單后1小時內完成配送。
盡管即時零售有些類似于生鮮電商、外賣和社區團購,但它在供應鏈和配送方面有獨特之處,必須依賴線下門店和倉儲設施。
可以將即時零售視為“零售外賣”,區別在于商品不僅限于餐飲,還包括其他種類的產品。同時,即時零售的配送速度更快,通常在1小時內完成。
然而,即時零售的增長也對傳統線下零售業造成了一定的沖擊。隨著大型連鎖超市紛紛加入即時零售平臺,實體店的銷售額下降,這也迫使這些傳統零售商采取更多的自我改革措施。
盡管即時零售正在蓬勃發展,但它在消費者心目中的知名度仍然較低,這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互聯網公司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加大即時零售業務的推廣力度,也需要向消費者解釋這一概念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