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連蘋果起家的 Apple II/mac 產品線,也不過是喬布斯味個人電腦。。。
但蘋果,就是有一種力量,能把他們和其他同類產品區分開來。
在 2012 年,庫克就用 “Only Apple can do” ( 只有蘋果能做 )為蘋果的硬件、軟件和云服務做了總結。
大模型也是一樣。
“ 蘋果大模型 ” 不在于 “ 大模型 ” ,而在于 “ 蘋果味 ” ——只有蘋果能制造的大模型體驗。
蘋果味一般會包含什么?
易用、便捷、省心、可靠。。。總而言之,就是讓用戶不會感到自己正在使用 “ 技術 ” 。
現在我們能接觸到的大模型,大多只能當成加強版搜索引擎,或者是智能化廢話生成器,而且都必須保持在線才能使用。
拿“果味指數”來打分,這種半成品的純在線AI,只能算是不及格。
蘋果的風格的大模型,會是什么樣的呢?
庫克已經給我們打了樣, IOS 17 已經公開的 AI 智能更正和輸入預測就是例子。
用戶根本不會知道自己在用大模型,只會覺得, “ 蘋果的輸入預測真準 ” 。
結合蘋果的風格和操作,我們大膽推測,蘋果大模型下一步的發力方向,可能會是很多人忽視的系統級搜索, Spotlight 。
過去, Spotlight 主要以本地的搜索為主,只是會附帶上一兩條在線的搜索建議,整體作用有限,因此存在感不高。
但是,如果結合自有搜索引擎和大模型,把它變成一個一站式搜索中心呢?
在這個搜索中心里,只要輸入關鍵詞,用戶不僅能獲得傳統的本地結果和搜索引擎的網絡結果,還能立刻得到大模型對網絡內容的總結。
考慮到蘋果對整個生態的掌控力,蘋果甚至可能可以要求小紅書、微信、淘寶、地圖等無法被傳統搜索引擎檢索的應用,對 Spotlight 開放搜索功能,讓用戶真正一站式的解決所有搜索問題。
千萬別以為這是妄想。
就在幾個月前,華為就已經敲開了小紅書等一堆國產應用封閉的大門。。。
想想看,原先做旅游攻略,可能得要在傳統搜索引擎、地圖、小紅書攻略之間反復橫跳。
但如果蘋果真的做成了這種級別的統一搜索,用戶只要一個 Spotlight 或者 Siri ,一次直接解決所有搜索問題。
完美符合蘋果的設計哲學!
不過,如此深入的整合,在技術上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在此基礎上,蘋果準備涉足大模型供應鏈的上游就很好理解了。
蘋果如果真要做到這一點,那它還真得深入大模型的上游,在搜索引擎、訓練數據庫、算法模型等基礎上親自操刀,在系統、應用和硬件上深度優化,才有機會創造出真正 “ 蘋果味 ” 的大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