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國有大行調降存款掛牌利率后,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也緊隨調降。
12月25日,中國商報記者發現,光大銀行、廣發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華夏銀行、平安銀行、恒豐銀行、浙商銀行、渤海銀行等12家銀行已發布了人民幣儲蓄存款利率調整表,并從2023年12月25日起執行。這也是股份行年內第三次調降。
具體來看,多家股份行定期存款利率調整幅度與國有大行一致,也呈現出存款期限越長下調幅度越大的特點。
其中,三個月、六個月、一年期定期存款掛牌利率普遍下調10個基點,兩年定期存款掛牌利率普遍下調20個基點,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掛牌利率普遍下調25個基點。
由于此前掛牌利率不同,各家股份制銀行調整后的利率也有些許差別。以民生銀行為例,該行調整后的三個月、六個月、一年期、兩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掛牌利率分別為1.2%、1.45%、1.65%、1.75%、2%、2.05%。
而平安銀行、光大銀行調整后的兩年期定存利率分別為1.9%和1.8%,略高于民生銀行。
“這是銀行間根據市場需求進行自我調節的表現。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銀行需要降低負債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因此調整存款利率有利于優化銀行業務結構。”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存款利率的適度調整有助于金融機構更好地適應宏觀經濟形勢變化,保持金融市場的平穩運行。
同國有大行步調一致,這也是股份行年內第三次下調存款掛牌利率。
某股份行總行人士此前告訴記者,目前銀行面臨很大的凈息差壓力,再次下調存款(掛牌)利率,是為了降低銀行的存款成本率,緩解息差壓力。
由股份行“接棒”的新一輪降息潮已至,業內人士普遍預計,接下來中小銀行會陸續跟進。
據中信證券分析,存款定價自律機制由大行率先調整,中小銀行根據自身情況跟進和補充調整,預計后續股份行和城農商行存款定價調整有望接續,從而利好行業負債成本和息差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部分中小銀行為沖刺“開門紅”短期調高了存款利率。
對此,星圖金融研究院研究員武澤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臨近年末,在攬儲方面處于弱勢的中小銀行負債端承壓,加之有沖刺“開門紅”的需求,所以上調存款利率,吸納儲戶存款。
“考慮到目前中小銀行攬儲壓力較大,中小銀行可能借此機會加大力度吸收存款,到年后才會跟隨調整存款利率,并且存款利率調整幅度可能不及大行。未來銀行存款利率整體走勢還將持續走低。”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
不只是有利于銀行自身,存款利率下調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柏文喜表示,一方面,銀行調降存款利率的舉措有助于推動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通過市場化的手段,使資金價格更好地反映經濟基本面,有助于資源的有效配置。另一方面,下調存款利率有助于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從而刺激經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這有助于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促進經濟結構調整。
“還應當注意的是,存款利率的調整將加劇銀行業競爭。在競爭壓力下,銀行需要提高服務質量、創新金融產品,以吸引更多的客戶。這對消費者而言,也意味著更多樣化的金融服務和更高品質的客戶體驗。”柏文喜說。(記者 王彤旭)
來源:中國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