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讀者應該知道,我對中證2000指數一直喜愛有加。
首先,今年它表現就是牛,在一眾主流寬基指數里面太炸裂了。
遙遙領先!遙遙領先!遙遙領先!

受益于小盤股行情,中證2000是唯一正收益的寬基指數。而且近期的行情中,大小盤風格的演繹更趨極致。

數據來源:Choice,2023/09/30-2023/12/07
滬深300指數已經跌破了前低,而中證2000依然比較堅挺。如果選錯了指數,心里的煎熬是非常痛苦的。
而且,A股的大小盤風格輪動非常明顯,且會持續數年,所以短時間內,相信小盤股會繼續延續這種強勢表現。
其次,作為一個指數基金愛好者,特別是指數增強的忠誠粉絲,尤其期待能有中證2000指數的增強基金可以加入我的武器庫,因為它股票數量夠多,投資廣度夠大,波動性夠強,太適合用量化投資來獲取超額收益了。
兩個多星期前,我講過有中證2000指數增強基金與大家見面,但現在還有些少,得需要足夠的競爭者比試比試后才好下手。
不過,最近梳理了一下已經上市的中證2000ETF基金才發現,這9只產品的差異也挺大,讓我頗感意外。
第一個意外是規模。9月份,中證2000ETF紛紛上市之時,卷得可厲害。當初被稱為“寬基最后一片拼圖”,各大基金公司鉚足了勁向前沖。
9只ETF的發行總規模超54億,但是沒想到截至12月7日,加總規模不到11億元。
我想,最主要原因還是漲太好了。在這么波動的市場里賺錢了,大部分投資者自然選擇落袋為安。
另外,對應的期權產品還沒上市也有比較大的影響。就像中證1000指數之前也沒有太多曝光,期權上市后,中證1000ETF的配置價值驟然上升,規模也扶搖直上。
但是,我認為,大家還是要把中證2000重視起來,像我自己就把滬深300和中證2000作為二八輪動策略的兩大標的,作為底倉一直拿著。
第二個意外是中證2000ETF基金的超額收益。
相信大家會跟我一樣,在印象中ETF被動跟蹤指數,所以同類產品之間的收益率應該差別不會太大。
可是,我統計了9只ETF的階段性收益才發現,首尾竟然相差近4%,這還是在短短2個月的時間里(2023/09/30-2023/12/07)。
由于最后一只中證2000ETF成立時間是9月28日,我就以9月30日為起始日,整理了9只產品的表現。

其中,中證2000ETF基金(562660)的超額特別明顯,獨一檔的存在。9只基金也只有2只跑贏了中證2000指數。
這是我萬萬沒想到的。
當然,時間短,還不能充分說明問題,但是為什么會這樣呢?我想還是出在指數復制方法上。
作為被動投資產品,ETF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緊密跟蹤標的指數的走勢,給大家提供一種配置工具。因此ETF跟蹤指數的方法成了制勝的關鍵,它在根本上決定了一只ETF的費率、跟蹤誤差、啟動成本和流動性等等。
我們印象中的ETF由于成份股不多,即使像中證500也只有500只股票,而且流動性充足。所以基本上都采用完全復制的方法。也就是說,指數的成份股是啥,權重多少,跟著抄作業就是了,這樣很容易緊密跟蹤指數。

可是,像中證2000指數這樣,成份股數量多,而且有些股票流動性較差,就不能用完全復制的方法來跟蹤指數了。
這時候不得不搬出抽樣復制的方法,通常是從指數成份股中選取部分成份股,使得這個組合的收益盡可能地貼近指數表現。這里“選取”兩字就體現出了基金管理人和基金經理的功夫了。
抽樣復制的方法主要有分層復制/單元格匹配,最小化跟蹤誤差、多因子復制等等。
最常見的分層復制就是根據指數特征,把成份股劃分成不同的類別。比如根據市值劃分成大、中、小,根據風格劃分為成長、中等、價值,還可以根據行業、信用評級等指標分類。

有了這樣的劃分后,把成份股放到對應的格子里,然后剔除掉權重低,流動性差的股票,重新組合。
這只是粗略的理解,實際上肯定比這個復雜許多許多,但可以看到,抽樣復制方法帶來的最終結果,差別還挺大的。
我又去翻了9只ETF的PCF清單,其持倉情況確實差異巨大,光股票數量首尾就有上千只的差別。
綜合來看,當下中證2000ETF基金(562660)的優勢還挺明顯的,而且今年華夏基金在量化基金上的表現也很突出。這不僅僅是基金經理能力的體現,還是公司整體實力的保證。
目前,我覺得把它作為底倉配置是較為理想的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