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機關單位養老金的計算辦法,很多人都能知道一個大概,但具體是怎么計算的,為什么會這樣計算,多數人是搞不明白的。即使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的工作人員本人,在退休后也分不清楚自己的養老金是預發的養老金,還是正式的養老金。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養老保險是從2014年10月1日開始執行的,2014年10月1日是一個重要的分界點,2014年10月1日之前,屬于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之前,凡是在改革之前辦理退休的,養老金的計算辦法,就是按照國發(1978)104號文件的規定執行的。
2014年10月1日以后退休的人員,盡管時間只相差一天,但屬于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之后辦理退休的,養老金計算是按照人社部發(2015)28號文件的規定精神來計算的。改革后的養老金計算辦法,分為十年過渡期和十年過渡期結束的計算辦法。
在十年過渡期是采用新老辦法對比計算,遵循保低限高的原則的來確定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所謂保低限高,就是老辦法計算高于新辦法計算的,按照老辦法計算的結果執行,新辦法計算高于老辦法計算的,高出部分要按照十年過渡期的比例計發。
今年雖然是2024年了,但在2024年9月30日之前辦理退休的人員,養老金還是要按照新老辦法對比計算,盡管新辦法高出老辦法計發的部分是按照100%計發,但總體上還是和2024年10月以后辦理退休的人員,從計算辦法來看還是有差別的。
文章中的這張養老金計發表,比較完整地體現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計算過程,雖然這張表中沒有列出詳細的計算過程,但對于新老辦法對比計算的過程還是能反映出來。
表中的這位退休人員,是一位事業單位專技崗位的工作人員,在2014年9月30日前的職務是專技6級,到辦理退休時,本人的職務是專技5級,專技5級已經是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最高等級了。從級別來看,在2014年9月是34級,到退休時是43級。從退休表中可以反映出這位退休人員的職務、級別晉升過程。
表中顯示,該退休人員累計繳費月數為464個月,其中實際繳費年限為101個月,視同繳費年限為363個月。視同繳費指數為1.3265,實際繳費指數為1.5310,平均繳費指數為1.371,這位網友的實際繳費指數要高于視同繳費指數,這和2014年10月以后的職務和級別晉升有很大的關系。
從養老金計算過程中來看,按照老辦法計算的養老金分為三個部分。一是2014年9月本人的基本工資標準為2215.4元,按照90%的比例計發;二是2014年本人職務對應退休生活補貼為1750元;三是按照國辦發(2015)3號文件增加的退休費標準為460元。以上按照老辦法計算的養老金為5441.9元。
按照新辦法計算的養老金,養老金計發基數為8987元,基礎養老金為3203.07元,過渡性養老金為3925.11元,個人賬戶養老金為602.34元,職業年金為839.04元,合計新辦法計算的養老金為8569.56元。
通過對比計算,老辦法計算的養老金為5441.9元,新辦法計算的養老金為8569.56元,新辦法計算比老辦法計算高出3127.66元。2023年屬于十年過渡期的第九年,新辦法高出老辦法的計發比例為90%,新辦法計發部分為2814.89元。
按照新老辦法對比計算以后,退休后每月養老金為老辦法計算的5441.9元,加上新辦法計算高出老辦法計算,按照90%的比例計發后的2814.89元,合計每月養老金為8257.04元。作為專技5級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每月養老金能夠達到8257.04元,這個養老金已經處于比較高的水平。
綜上所述,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在退休后只要看到的養老金計算單如圖一所顯示的新老辦法計算,并發放的養老金,就是本人正式計算的養老金;如果看到的事圖二僅僅是按照老辦法計算的養老金,就是預發的養老金,今后就要還需要重新進行計算并補差。
圖一:按照新老辦法對比計算的養老金計發表。

圖二:按照老辦法計算的養老金計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