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多地經歷大范圍降雪,嚴寒天氣、濕滑道路,使得出行格外困難,“下雪天該不該點外賣”的話題也沖上熱搜。
下雪天不忍心點外賣,不外乎天氣惡劣,道況堪憂,擔心外賣小哥的安全。普通人走在雪地尚且幾步一打滑,而與時間賽跑的外賣小哥恐怕更是“步步驚心”。一路上危險系數直線升高,餐品湯飯常常遺灑、變涼,有些顧客退單差評,更讓外賣小哥有苦說不出。
有人說,惡劣天氣不點外賣是一種體恤和善良,但不能忽略:這樣的天氣,其實很多人因出行不便反而更需要外賣。以北京初雪當天午高峰為例,火鍋、暖飲等品類訂單量環比增長超35%。“爆單”背后,提成上浮、沖單獎勵、超時免責,都極具誘惑。眼瞅著網友糾結,有外賣小哥回應“你們不點外賣,我們怎么掙錢?”由此來看,惡劣天氣該不該點外賣,本身是個偽命題。外賣小哥確實很辛苦,但“風里來雨里去”也是職業的一部分,更高的收入回報激發動力,保證配送服務不斷供,這種職業精神也值得點贊。說到底,點單與送餐,意味著買賣雙方交易自由,不應摻雜太多道德色彩。如果都減少下單,讓外賣小哥無單可接,在街頭空跑,或許比遭遇惡劣天氣更鬧心。
每個人都在為生活努力打拼,與其糾結雪天該不該點外賣,不如將心比心,對外賣小哥多一分理解。對于顧客來說,如果雪天著急吃飯,完全可以提前訂餐;哪怕延遲送達,也應多一分耐心,少一分催促,不要隨意投訴差評。下單備注一句暖心之語,外賣送達時道聲“辛苦了”……多些真誠體諒,更能熨帖人心。對于平臺來說,尊重外賣小哥自主選擇權,更應做好安全保障工作。比如,延長配送時間、剔除超時差評、開啟免罰措施、增加訂單補貼等,減輕考核壓力。在保障配送機制安全運轉前提下,還可以結合天氣情況,考慮“熔斷機制”,暫停區域配送。此外,外賣站點也可以配足雪具、靴子等裝備,以及熱飲、暖寶寶、醫藥箱等后勤物品,解決騎手們的后顧之憂。
每一份工作都有艱辛,每一個勞動者亦有不易。騎手送餐不畏風雪,顧客平臺包容關懷,這種“雙向奔赴”所傳遞的善意,才最體現社會的溫度。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