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1 月,比爾·蓋茨在自己的博客中探討了AI即將如何徹底改變我們使用計算機的方式。他表示,AI 代理(Agent)將是大模型之后的下一個平臺,這一變革將是計算領域自從圖形界面普及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
如今, 眾多科技公司都將Agent布局納入戰略考量,為 AI Native 時代的到來做著準備。
AI的發展日新月異,已成為企業在AI時代提升競爭力的關鍵,AI Native時代似乎并不遙遠,但是在此之前,AI ready不可或缺。
從玩具到工具:從滿足娛樂需求到助力生產力提升
AI 時代的工業革命正在進行,AI不僅要滿足普通用戶的娛樂性需求,還需要滿足 to B 領域提升生產力的需求。2024年,大模型將會更多進入 AI 工具階段。而AI Agent 將是大模型之后下一個爆發點。
然而,大模型落地還有許多尚待解決的問題,其中突出的一點便是成本高、模型貴。
因此將大模型轉變為AI工具,引入自己的業務流至關重要。AI ready則是解決大模型落地問題、踏向AI時代的第一塊踏板。
“AI ready”,為何要“ready”?
AI ready 指的是企業在數據系統方面為運用AI做好準備。企業的數字化水平越高,沉淀的高質量數據越多,大模型的養料就越豐富。
AI大模型擁有豐富廣博的知識庫存,可以調用大規模的數據信息,但是若想讓AI真正進入企業的內核,就應給它提供專業的企業數據及系統信息沉淀,讓AI真正了解、學習企業的內核信息,才能為企業提供個性化針對性服務。
同時數據的質量也深刻影響大模型的效果。企業自己手中的專業知識數據才是大模型的核心“養料供給”,大模型需要不斷進行二次訓練與微調,這些也離不開企業提供足質足量的數據。因此數字化水平較低的企業,AI Ready 的狀態也會比較差。
而數據業務系統的統一同樣重要,多元的業務系統使數據分散零落,也很難一鍵導入大模型。
一旦做好了 AI ready,上述問題都可以解決,只要選擇一個合適的通用大模型底座,就可以把 AI 引入業務場景,實現 AI 改造。
想要快速“AI ready”,該怎么辦
對本身沒有做好AI ready信心的企業來說,借助于一個一體化辦公平臺或許是一個更好的方案。飛書作為其中代表性的工具,已有眾多企業借助飛書,實現了“擁抱AI”。
安克創新是一家全球化的消費電子企業,他們會收集用戶反饋,并進行分類和打標簽,以進行消費者洞察。過去,要想利用這些數據改進業務,需要配備專門的研發團隊分析數據;而去年,通過飛書智能伙伴,安克創新實現了系統升級,各團隊可在飛書上直接用問答的方式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能做AI的企業有很多,但飛書的獨特之處在于其AI共創者的角色。飛書的定位是“All in One”的綜合性工作平臺,企業可將自身的各類知識、信息沉淀下來,借助這類平臺,將不同系統中分散的數據整合起來。
另一方面,在幫助企業實現數字化的同時,飛書智能伙伴能夠自然承接數字化的結果,幫助企業一鍵啟用 AI 。其擁有專屬性、易協作、有知識、有記憶、更主動等特點。可以像“人”一樣在各種業務場景中與用戶協同工作。
企業需要一個好的工具和平臺來讓自己迅速入局AI時代。飛書的特質決定了它或許是最好的選擇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