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雷科技
下一代 iPhone 的傳聞,在整個數碼圈再度興起波瀾。
根據國內媒體《科創板日報》報道,供應鏈方面的消息稱,下一代 iPhone 手機即將在今年 9 月份發布,這款產品可能會被命名為 iPhone 12s 或者 iPhone 13。據悉,不同于 iPhone 12 系列,下一代 iPhone 系列的設計、屏幕、相機配置都將迎來全面升級,并有望首次加入屏下指紋解鎖技術。

無獨有偶,前段時間美國媒體《Tom's Guide》也曾爆料稱,蘋果正在為下一代 iPhone 13 研發屏內指紋技術,這一功能將與 Face ID 一起作為輔助生物識別功能,徹底取代密碼的存在。
關于蘋果未來機型的種種爆料,也讓我們愈加好奇下一代 iPhone 的形態。
果粉想要 Touch ID,似乎并不是什么新鮮事。
所謂 Touch ID,其實就是蘋果公司的一種指紋識別技術。早在 2013 年,蘋果公司在 iPhone 5s 上首次實裝 Touch iD 功能,該功能便以其識別靈敏、安全性高的優勢,俘獲了一大批果粉的喜愛。隨后,該功能更是在 iPad 和 Mac 等設備上出現,同樣飽受果粉的歡迎。

遺憾的是,2017 年,蘋果推出了旗下首款全面屏機型 iPhone X。為了讓 iPhone 徹底擺脫 Home 鍵,蘋果開始逐步淘汰 Touch ID 指紋識別,轉而采用 Face ID 面部識別功能。至此,iPhone 系列產品線告別 Touch iD 達到 3 年之久,直到 2020 年 iPhone SE 2020 的出現。
現在看來,雖然蘋果說過 " 我們不會做第二套方案 ",但在 Face ID 量產三年后,蘋果確實在認真考慮屏下指紋的可能性。早在今年一月,就有不少博主透露了蘋果計劃在 2021 年發布支持 Touch ID 和 Face ID 雙解鎖功能 iPhone 的消息,而相關供應鏈廠商給出 " 不予置評 " 的答復,讓網友們感覺更像是 " 變相實錘 "。

技術方面,2020 年 11 月,蘋果曾經提交了一則專利。在專利文件上蘋果描述稱,他們研發了一項名為 " 通過電子設備顯示屏進行短波紅外光學成像 " 的技術,該技術可以在不重新引入實體 Home 鍵的情況下,利用紅外光和穿透式顯示屏成像技術,將 Touch ID 重新添加到 iPhone 上。
事實上,這并不是蘋果第一次提交有關指紋識別的專利,從 2017 年開始,蘋果每年都會向政府提交指紋識別的相關研究專利。蘋果也沒有在硬件上放棄 Touch ID,在 2020 年 9 月的發布會上,新款 iPad Air 就因為成本原因沒有采用 Face ID 技術,破天荒地使用了側邊指紋。由此可見,蘋果確實有屏下指紋識別技術的儲備。

問題來了,蘋果明明有了不用觸摸的 Face ID,為何還要在 iPhone 上使用屏下 Touch ID 呢?
誠然,Face ID 很方便,只需將人臉對準手機,即可完成解鎖、在線支付等,給用戶提供了一種無感的交互體驗,但是這并不代表它沒有缺點。例如疫情期間,大家出門都會佩戴口罩,在這種情況下 Face ID 的識別效率就會大打折扣,導致用戶經常手動輸入 6 位數密碼來解鎖。

此外,Face ID 還是非常講究解鎖姿勢的。一般來說,只有在光照充足、當人臉與 iPhone 處于同一水平位置時,Face ID 才可以解鎖成功。在一些暗光環境或特定的角度下,例如你將手機放在桌面,將手機平放在桌面又或者是你側躺在床上,Face ID 解鎖成功的幾率也會下降不少。
作為對比,Touch ID 就不會遇到這種情況。只要將手指放在指定識別區域內,即可完成解鎖,不僅減少了解鎖失敗的概率,還省去了手動輸入密碼的麻煩。正如那些分析師所言,從目前的信息來看,蘋果完全有可能會在未來的 iPhone 中增加 Touch ID,而它不斷提交的專利也在告訴我們:蘋果并沒有對 Face ID 感到完全滿意。
如果 Touch ID 即將回歸,那我們會迎來一款怎樣的 iPhone?
外觀設計方面,根據外媒 9to5Mac 報道,和前代產品相比,下一代 iPhone 的設計變化不大,依然是熟悉的正面劉海屏幕、方方正正的直角邊框還有延續至今的 Lightning 接口。由于電池容量擴大,iPhone 13 在重量和厚度上會略微增加,13 的劉海也可能會縮小,它將會 " 變扁 ",在縱向上收窄,寬度保持不變。

屏幕方面,據外媒 MacRumors 報道,iPhone 13 系列并不會全系標配高刷屏。只有 iPhone 13 Pro、iPhone 13 Pro Max 系列才會采用 120Hz 的高刷屏,而傳統數字系列的屏幕依舊是 60Hz。此外,這兩款高端機型可能會配備 LTPO OLED 面板,支持自適應刷新率,以此達到節省功耗的效果。
講到屏幕,就不得不聊下 iPhone 13 系列的劉海。從目前爆出的最新渲染圖來看,iPhone 13 Pro 的屏幕劉海部分大幅縮減。屏幕劉海體積縮小,同樣有助于提升視覺體驗,這也就意味著 iPhone 13 Pro 系列的屏幕可以顯示更多的內容,劉海對屏幕遮擋的影響也會隨之減小。

最后,按照此前多方預測的消息,下一代 iPhone 的升級將集中在外觀和影像系統上。根據臺媒 DigiTimes 最新發布的信息,iPhone 13 全系列機型均標配傳感器位移式光學圖像防抖功能。遺憾的是,該機主攝很可能依然是 1200 萬像素,只有兩款 Pro 系列的主攝會升級為 6P 鏡頭,光圈也進一步增大,并且支持自動對焦,這些升級或許能夠彌補此前 iPhone Pro 系列在超廣角夜景拍攝上的劣勢。

從目前的情報來看,小雷認為 Touch ID 回歸的機會確實不小。從用戶需求的角度來看,根據外媒 SellCell.com 的一項調查,目前絕大多數蘋果用戶期待的功能是 Touch ID 的回歸,占比高達 21%。其他的高刷屏幕、更大電池、更小劉海都只能屈居其后。

技術方面,目前市面上的屏下指紋技術已經趨于成熟。根據供應鏈數據,在安卓廠商的不斷推動下,匯頂的光學指紋模組在短短幾年間已經實現了研發飛躍,響應速度不斷加快,模組價格變得越來越低。如果屏下指紋方案對比 Face ID 成本更低、觀感更優秀,那蘋果還有什么理由不用呢?
如果下一代 iPhone 真的加入了屏下 Touch ID,那么說明蘋果確實有在為用戶考慮。對于討厭劉海屏的用戶來說,蘋果能夠回歸 Touch ID 無疑是一件好事。有著蘋果的背書,新 iPhone 可以很輕易地接入原有的識別系統。以后,即便出門在外也不用被指紋困擾,躺在床上不必手動輸入密碼,就連支付也能一按搞定,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